返回第0451章 都不容易(第2/4页)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然诺贝尔难道是吃饱了撑的去研制大威力炸药?

    后世影视作品里的那种用雷管来启动的普通炸药包,里头装的就是黄色炸药,也叫tnt,和黑火药根本不是一回事。

    黑火药想要有一个普通炸药包同样的威力,估计也要上一车的用量,并且还要打包得严严实实才能行。

    小包黑火药,就是炸个好看,吓吓人——或者拿它来打个雷,搞点神迹什么的。

    黑火药要想产生一定的效果,只能用数量堆积威力。

    这其中要用到的人力物力,还有材料那可是呈几何式地增长,就现在大汉这模样,举全国之力攒个几年,炸一次大城基本就全用掉了。

    而且还未必能达到效果,因为你得把成吨的黑火药埋到人家城墙底下。

    至于搞大威力炸药,那就更不用说了。

    一来冯永不是化工专业出身的,没那个知识量。

    二来嘛,他可不觉得自己有诺贝尔那种免死光环——在搞硝化甘油炸药试验的时候,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几个助理也被炸死,就他一个人活了下来。

    甚至在后面的各种爆炸中,诺贝尔每次都能死里逃生。

    这不是免死光环是什么?

    这种人用通俗的话来说,那就是命硬。

    同站在树底下,老天打雷时,别人被霹死了他都毫发无损的那种。

    所以对于黑火药,冯永的态度就是:有材料就搞,能攒多少攒多少,但不强求。

    “能孵多少蚕出来?”

    诸葛亮又眼露关切地问道。

    冯永看了诸葛亮一眼,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只要是蚕卵都能孵,但不一定能孵出来。这种方法目前没办法在民间普及,最多也就是大户人家能用得上。”

    光是连续几天的制冷,所要用到的硝就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可不是在茅房刮点墙角的土就行了。

    提炼硝流程工艺,大汉有几个人会?

    制冷骗蚕卵过冬的流程,那就仅有冯永一家。

    再说了,如今又没有什么温度计之类的,制冷全靠感觉。

    后世就是有冰箱之类专门制冷的设备,搞这个都有一定的失败率呢!更何况冯永这种粗放式的搞法。

    所以搞秋日孵蚕的失败率那是前所未有的高。

    不过只要有心,在春日蚕蛾产卵的时候,可以让想办法让它们多产一些,所以蚕卵倒是不用担心不够。

    但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这种方法万一失败了,从制硝到孵蚕这个期间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还有钱粮,全都要打水漂。

    哪是如今刚刚吃上饱饭的黔首百姓所能承受得起的?

    冯永刚从汉中回到锦城,答应黄月英补偿她一季秋蚕的时候,手下有人有人,要钱有钱,要蚕卵有蚕卵。

    而且在用硝方面,跟着冯永养殖的那几家也堆了一年多的肥,同时冯永还让赵广等人想尽办法帮忙。

    就那样,他也是搞了好久,记录了一堆测试条件才勉强测出来的。

    既然百姓暂时搞不了这个,那就不算是国家大事,不是国家大事,那就可以藏私,就可以拿来赚钱。

    所以说,冯永目前暂时没打算把这个方法公布出去。

    便宜那些大家族还不如便宜兴汉会的内部兄弟。

    到时候集中供应蚕种,内部一个价,外部一个价。

    爱要不要!

    反正丝绸蜀锦这种奢侈品,缺了也不会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怕什么?

    至于蜀锦外贸赚外汇这种事情——前前后后自己献了那么多东西,哪一项不是关系民生大计?

    谁不知道朝廷如今手里有钱有粮?还用得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