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八章 赵佶怕了(求订阅!)(第2/3页)  水浒逐鹿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定决心一定要彻底解决李衍这个后患。

    邓洵武病逝,也让赵佶非常不安!

    邓洵武是大宋的中流砥柱之一,他生前极力反对联金收复燕云十六州。

    那时,邓洵武的话,赵佶根本不愿意听。

    如今邓洵武死了,邓洵武曾经所说的话全都在赵佶耳边复又响起。

    这让赵佶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去收复燕云十六州?”

    赵佶下旨:“拜邓洵武为少保,封莘国公。”,并对左右说:“少保病逝,大宋少了一块基石。”

    转眼间又到了杏花绽放的时节。

    延福宫杏冈上的几棵大杏树花开稀疏零零落落,这种情况,以前从没发生过。

    宫中内侍妃嫔们都在私底下嘁嘁喳喳议论纷纷,说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赵佶与安妃也听到了一些传闻。

    这天傍晚,赵佶与安妃悄悄来到杏冈上想一看究竟。

    高大的杏树上果然稀稀落落地挂着一些白色花瓣,令人一看就感到很忧郁很伤感。

    安妃姓刘,出身于一个平民家庭。

    她十岁时选美入宫,在崇恩宫服侍宋哲宗刘皇后。

    刘皇后死后,崇恩宫宫女“尽皆放归”,可刘宫女不愿再回到自己那个寒酸之家,她便寄居在一个姓何的内侍家里等待机会。

    后来,内侍总管杨戬见刘宫女面容姣好,便将她引荐给了赵佶。

    赵佶一见刘宫女就很喜欢,封她为才人,那年她二十五岁。

    刘才人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天资聪明、善解人意、心灵手巧。

    她善于烹饪,时常亲自下厨烧几道小菜给赵佶吃。

    她还会裁剪衣服,样式新颖,宫禁内外争相仿效。

    后来刘才人逐渐晋升为淑妃。

    道士林灵素见刘淑妃受宠,便曲意奉承,称她为“九华玉真安妃”。

    忽然有两朵花瓣从杏树上飘落下来,正巧落在赵佶的肩上。

    “官家,她们落在你肩上粘住不走了,似乎很有灵性哦。”安妃伸出细细的手指将花瓣捏了起来。

    “花落本无情,情人自扰之。”宋徽宗勉强的笑了笑。

    昔日洒脱的风流皇帝,终于无法再洒脱了。

    北面的李衍,露出了他的爪牙之后,赵佶才知道,他的卧榻之侧,趴伏着一只怎样的可怖凶兽。

    南面的方腊,纠集了数十万大军,竟与大宋的二十多万精锐杀得难解难分。

    一南一北,哪边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会断送了大宋的大好江山。

    赵佶怕了。

    这天中午时分,东京上空忽然发生日食。

    日食一直持续到傍晚,天空才恢复正常。

    这是“日有眚”,预示着灾难和疾苦。

    赵佶的心头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此时的人看来,日有眚出现,意味着帝王举措失当,这是上天对帝王的一种警告严厉的警告。

    赵佶连忙颁布“罪己诏”:“人主不德,布政不均,以致天下乱贼风起。朕上仰三光之明,下不能治育群生,朕之过矣。愿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以匡朕之不逮。”

    赵佶希望,用“罪己诏”来消除人们心中的疑惑和不安。

    可是,一个不幸还是降临到了赵佶的头上。

    一天夜里,安妃忽然浑身发热寒战不止。

    赵佶急召御医察看,御医按伤寒病症开方治疗,可病情不仅不减反而加重。

    太医院立即组织御医会诊,但用尽各种手段仍然不见疗效。

    眼见安妃精神萎靡饮食俱废,赵佶心急如焚可又束手无策。

    这天,赵佶正在崇政殿与王黼议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