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七章 清算(求订阅!)(第2/2页)  水浒逐鹿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个门人名叫吕川卞,他出面凑钱将蔡京安葬,并为蔡京写了墓志,文中有“天宝之末,姚宋何罪?”之质问。

    (天宝是唐玄宗盛世年号,姚崇和宋璟是天宝年间的贤相,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天宝末年安禄山叛乱,怎能归罪于姚、宋二人呢?其言外之意是,蔡京为相时天下也是盛世,当时称蔡京为“太平宰相”,后来金军入侵造成国难,怎能让蔡京来承担责任呢?)。

    蔡京病逝六天之后,朝臣们集体弹劾童贯,宋钦宗下旨将童贯斩于雄州使院。

    蔡攸随后也被宋钦宗赐死,死前蔡攸曾有遗言“误国至此,死有余辜,又何憾焉!”

    不仅所谓的六贼被宋钦宗清算,凡是参与收复燕云的大臣均遭到了宋钦宗的清算,如谭稹流放到昭州,王安中流放到象州,赵良嗣则被诛杀于郴州……”

    听到这里,李衍一脸讥讽道:“这个赵桓,能力不力,心肠倒是够狠。”

    的确!

    赵佶再怎么说也是赵桓的老子,结果被赵桓软禁,恐怕如果不是怕留下永远洗不掉的骂名,赵佶一定会被赵桓弄死。

    赵桓能顺利当上皇帝,得说幸亏有梁师成一路保驾护航,梁师成之所以不逃,也是仗着这个,可赵桓根本不顾忌这个刚当上皇帝几个月就将梁师成处死了。

    赵佶没去洛阳而是回到东京汴梁,与蔡攸的劝说有很大的关系,可赵桓连考虑都不考虑就将蔡攸赐死了。

    可谓是,无情心狠的典范。

    在李衍看来,就算没有金人入侵,赵桓也绝不会是一个好皇帝。

    一个皇帝可以狠,也必须要狠,但这狠,要对外人狠,对内,对那些对于自己忠诚和没有威胁的人,要宽容一些,否则一定会众叛亲离。

    事实上,后来赵佶、赵桓同被金人掠去,大臣们纷纷站到赵佶一边,赵桓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没错。

    李衍最瞧不起的就是宋钦宗赵桓,甚至觉得他连他爹赵佶都不如。

    赵桓登上皇位才几个月,就连换了二十多个宰执大臣,这些宰执大臣的一些重要的救国之策皆不被赵桓采纳,而一些重要误国之谋却又全都被赵桓所采纳。

    所以,在李衍看来,北宋若亡,三成亡于赵佶,七成亡于赵桓。

    ……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