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千四百五十九章浮动汇率制(第2/2页)  我的198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住制度下,泰铢对美元的汇价被人为固定,外汇市场失去了自动调节功能,面对不断恶化的国际收支形势,泰国政府不得不快速放开资本市场,通过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甚至高利率政策,吸引国外资本流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当时,泰国政府采取了两项政策措施:一是开放离岸金融业务,推出曼谷国际金融安排。

    在此框架下,凡获批准的商业银行均可从国外吸收存款和借款,并在泰国境内发放外币贷款。二是企业可以自由对外借款,非居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开立泰铢账户,进行存款、借款和自由汇兑。

    在外汇市场上,汇率水平波动会增大国外短期资本投机的成本,使国外短期资本在频繁地流入流出时,直接面对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而汇率稳定则有可能会使货币投机成为一种没有风险或者风险极小的事情。

    实际上,盯住制度是一种由政府提供的汇率隐含担保,它降低了汇率风险,引起国外投机性资本大量流入。

    泰国政府意识到,泰铢继续盯住美元无疑将置出口导向型的泰国经济于死地。

    —————

    但是,由于担心放弃盯住制度会造成泰铢贬值,增加国内债务负担,造成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上升,泰国政府迟迟不能下定决心调整汇率制度。

    他们希望将盯住汇率再维持一段时间,先解决国内的经济问题,再调整汇率制度。然而,国际投机者没有给泰国政府足够的时间。

    1997年初,国际投机资本向泰铢发起连续攻击,泰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化解日益逼近的危机。

    1997年2月,泰国中央银行为了压低泰铢汇率,在新加坡外汇市场上实施了规模巨大的干预行为。这一操作引起强烈的市场反弹,泰铢汇率快速贬值5%,国际货币投机者对泰铢的攻击从隐蔽转向公开。

    1997年3月,国际投资者向泰国银行借入高达150亿美元的远期泰铢合约,并在现汇市场大规模抛售泰铢,泰铢的贬值压力空前加大,泰国中央银行动用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进行干预,才平息了这次风波。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