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四章 新一年的指导方针(第2/3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及如今的东岸工业规模尚不够大的话,估计就连工商业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了。

    “呵呵,人力不足就只有在旧大陆想办法了。执委会诸公,也太看得起我李某人了哇。”李晴慢慢看完了文件后,哈哈一笑,说道:“谁让东方来的移民宝贝呢,一来就自动成为国民,除了少数手艺人之外,其他全部被定为农村户口,欢天喜地地种地去了。但脏活累活苦活总得有人做吧,嘿嘿,就只能欧洲白种人、非洲黑种人、美洲红种人来做了。到了现在,就连这些二等、三等、四等人都愈发不足了,这执委会到底在搞个什么蛋呢?”

    李晴的秘书今年不到三十岁,父亲是明人、母亲是朝鲜人,因此这会听了李晴的抱怨后也没说什么,只是低声提醒道:“特使,国家现有的大政方针,短时间内似乎不太有改变的可能性了,咱还是得积极响应文件精神……”

    “这事我知道怎么做。”李晴摆了摆手,打断了秘书的发言,说道:“现在英国局势日益稳定,实力日渐增强,工业日渐发展,对门德斯那种专从爱尔兰招募移民的人来说,生意确实是越来越难做的。我听闻在曼彻斯特的丝麻棉纺织工业区,大量爱尔兰开始进入乡村寻找工作,取而代之的是原本的英国农民开始大量进入城市做工,所以现在从爱尔兰找人是走不通了;主要在亚平宁半岛活动的巴蒂诺也大同小异,原本地狭人稠的意大利近些年风调雨顺,人口和粮食之间达到了平衡,现在可移民的数量也开始减少了,但终究还是有点,虽然无法期待更多。”

    “戈什金比门德斯、巴蒂诺二人都要悲剧一些,不过他多多少少受了一些我们带给他的无妄之灾,好在如今奥斯曼帝国与波兰立陶宛联邦关系紧张,局势大有一触即发的感觉,这给了我们一个补偿他的机会。克里米亚鞑靼人,这次要有一笔大生意做了!”李晴合上了文件,给自己点了个烟斗,一边吞云吐雾一边朝秘书说道:“小孙,替我推掉下半年的一些活动,再和德维特议长打声招呼,我得去伊斯坦布尔一次,会一会奥斯曼的老朋友。当然后面如果可以的话,也想去贝克奇萨莱见一见格莱大汗,执委会发过来的文件精神,最终落实的时候还是要靠这帮来去如风的鞑靼骑兵啊!”

    李晴所说的指望鞑靼人的事情,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那就是奥斯曼帝国与波兰之间越来越深的冲突。事情的起因源自乌克兰哥萨克,第聂伯河西岸的哥萨克首领彼得·多罗申科为了摆脱波兰人的统治,开始向奥斯曼人求救,并许诺将承认奥斯曼人对他们的宗主权,苏丹接受了这一点。

    不过,随着波兰王国这两年与俄罗斯的关系日渐缓和这体现在双方互相削减前线驻军数量以彼得·多罗申科为首的乌克兰哥萨克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他们被从前线调回来的波兰骑兵和德意志步兵(波兰政府雇佣的)屡次击败,丢失了大片的地盘。

    而眼看乌克兰哥萨克就要被波兰人给镇压了,已经结束克里特岛战争的奥斯曼人决定卷入这场冲突之中,为乌克兰哥萨克站台,打击波兰人在黑海北岸的势力,为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打开新的通道是的,没错,奥斯曼人执意卷入波兰王国和哥萨克之间的冲突,就是为了占领波兰的领土,扩大苏丹的威势。

    拍板决定这场战争的是法希尔·艾哈迈德·科普鲁卢,原大维齐穆罕默德·科普鲁卢之子、前大马士革总督。担任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已经长达十年的法希尔,基本已经稳固了科普鲁卢家族在奥斯曼朝廷上的权势,同时更是借着自己父亲的东风,将军队也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成了奥斯曼帝国无可争议的头号权臣。

    毫无疑问,这个家伙是一个好战分子,与奥地利人的战争、与威尼斯人的战争、与俄罗斯人的边境冲突,无一不吸引了他极大的注意力。这一次,在与瑞典、俄罗斯持续不断的战争中元气大伤的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