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二十四章 阿尔巴津(二)(第2/3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并把城墙都给轰塌了一段,是历史上清军自始至终都没做到的事情,这就难怪俄国守军心里发毛了。

    此时,在刘建国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后,炮兵兄弟们立刻发起了第一波攻击,大量炮弹将缺口处又洗了一遍,制造一些残肢断臂的同时,也将俄罗斯人所剩不多的胆气又打落了一些。炮弹洗地完成后,一千多名精挑细选出来的民兵手持上好弹药的火枪,腰间带着41年式钢制刺刀,在军官的指挥下、在轻便陆军火炮的掩护下,迅猛而轻捷地突破了缺口,进入到了阿尔巴津城内在此之前,外围的桩砦、壕沟差不多已经被处理干净了,并不能构成阻碍。

    大军突破进城后,俄罗斯人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也许是知道城堡不可避免要沦陷了,俄罗斯人至此也不在宝贝不多的弹药,仅剩的七八门小炮被拖了出来,然后一刻不停地朝东岸军队阵型密集处投射炮弹,并且也确实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让担任前敌总指挥的库尔汉也气得不轻历史上俄罗斯人只有三门火炮,且弹药在清军围城的第一天就打光了,这会有七八门,弹药也在战前补充了很多,再加上又是巷战中近距离突袭,一下子打死打伤了六七十名东岸民兵,战果颇佳。

    不过这也是俄罗斯人最后的凶残反扑了,在东岸人调来火炮进行压制,在他们的弹药渐渐不济的情况下,这些俄罗斯火炮终于被一一摧毁,再也不能成为阻挡东岸军队前进的障碍。而在这之后,东岸民兵又利用密集的排枪与俄罗斯人展开对射,对射中,农奴兵首先崩溃,他们训练不佳、手中又是火绳枪,因此很快被打崩,纷纷朝城外逃窜。

    而俄罗斯职业兵的表现也不怎么样,手持燧发枪的他们明显战意不足,且在炮兵被东岸人压制后,他们就更是心无战意了,只草草与东岸人对射了一阵,互相交换了一些死伤,然后便逐步开始退却,在农奴兵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从其他地方逃出了城,其中逃得最快的人名字就叫托尔布津。

    哥萨克的逃窜,显然使得战局立刻转向了对东岸人有利的一方。上千名东岸民兵虽然也很恐惧、也很紧张,但仍在军官与老兵的呵斥声中站稳了脚跟,然后徐徐而进,用密集的排枪清扫每个遇到的敌人。

    有条不紊的战斗进行到了下午五六点钟的样子,整个阿尔巴津城堡除两个塔楼以及官署之外,其余重要设施已全部被东岸人接管。库尔汉果断地又往城内投送了一千名步兵,控制全城局势的同时,也分出了些兵马与第一批进城的人一起,将最后几个俄军固守的据点团团包围起来。当然他也没忘了派出数百名骑兵,绕道前往阿尔巴津城北部,阻截那些出城挑选的西伯利亚哥萨克,不过考虑到天色已晚以及俄罗斯人对地形的相对熟悉,库尔汉不是很看好手下骑兵对他们的阻截,只愿他们能多少留下一些哥萨克的人头就足够了。

    剩余据点的俄军坚持了半夜后终于还是被一一料理了。其中官署里据守的数十人是主动投降的,两侧塔楼上的数十人,一个投降,一个被攻克。值得一提的是,据守塔楼的俄军士兵还有一门火炮,且占有地利之势,一度让东岸人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最后还是趁着夜幕掩护以及俄军弹药消耗殆尽才成功突破上去的。自然而然地,最后还活着的几个俄军士兵被当场处决了,没有要俘虏。

    也算是名声不小的阿尔巴津城堡,就这样被东岸人攻克了。从7月8日到今天7月21日,东岸人不过是花了区区十四天时间就将这座地理位置较为关键的要塞给拿下了,对比下历史上清廷足足花了两年时间,最后还是靠堡内发生疫病,俄罗斯人仅剩下数十人,无力坚守才投降的情况,这确实是体现出了战力上的巨大差距。

    这种差距,不是说双方士兵的战斗技能和战斗意志有多少差距,而是在武器配备、后勤运输环节的巨大差距。历史上清军几千战兵围城,差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