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八章 狩猎之国(十六)(第2/3页)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奥列格·纳雷什金今天来到河西化工厂,也是受了河西县长王大壮的邀请,看看能不能再想办法招募一批俄罗斯籍非国民劳务工过来。毕竟,纳雷什金的父亲现在是俄罗斯帝国首相,大权在握——彼得住在军营里,日夜操练军士,政府日常事务由老纳雷什金和其他几位重臣负责处理——只要他肯帮忙,弄点人过来还是不成问题的。但奥列格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件事其中隐含的政治风险,因此他心里面已经在第一时间将其否决掉了,只不过他不好明面上得罪王大壮这种出身高贵的官员,因此答应过来看一看,走个过场罢了。

    他来到工厂的时候,正是下班后的晚饭时间。在这里,他看到了几十名俄罗斯裔的转正非国民。这些人吃完了自带的晚饭,正在一名教师模样的人组织下,学上汉语课。非国民的转正语言标准是非常低的,一般来说只要求你会日常汉语对话即可过关。但这种程度的语言造诣,说实话是不太够的。再加上这些人里面很多都是河西化工厂的长期雇佣工人,那么教会他们一定程度的汉字,会简单的读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奥列格·纳雷什金到旁边一家小饭馆内吃了饭,作陪的就是一位俄罗斯裔厂中层管理。这位名叫安东的俄罗斯裔向纳雷什金苦笑,说他当初学“契丹语”时也非常痛苦,费了好大一番功夫,这才勉强认识了几百个字,并粗粗知晓其含义。现在他也在花时间自学,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毕竟你如果连正常的公文都没法读写,遣词造句也很糟糕的话,你是很难有多高的发展空间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奥列格对他们的好学不好评价,但他心里有淡淡的悲哀。看得出来,这些转正的俄罗斯裔都在想办法积极融入东岸的新生活,以为自己和家族后代打好基础。至于俄罗斯的过往,也许都要做切割,并慢慢淡化了吧?在这件事上,大名鼎鼎的戈什金父子已经充分向人们证明了这点。

    不过奥列格今天来河西不是为了和他们讨论东岸梦的,事实上他是来委婉地表达自己弄不来多少人口的。因为王大壮临时去了首都洛阳府考察学习,因此他只能向河西化工厂的管理层指出这点了。

    安东对此丝毫不感到意外。他笑着给纳雷什金倒了杯酒,然后说道:“沙皇是全罗斯的君主,而且现在已经结束了混乱时代,索菲亚及其党羽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整个俄罗斯现在以一个声音说话。纳雷什金先生,你不可能再从防御严密的边境口岸弄到人口了,一个也不可能,沙皇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酿酒厂的事情?”奥列格·纳雷什金有些不确定。

    “农闲时招募临时工人吧,只能这样了。反正,我们这个厂在这里也办不了太久了,也许明年下半年就搬走了。”安东说道。

    搬走?奥列格先是不解,然后恍然大悟。确实,河西化工厂这种追逐红破斧树的企业,确实不可能在一地停留太久,撑死了三年吧。三年内,足以把一定范围内的树木砍伐得差不多了,然后就又可以换地方继续“折腾”。怪不得他们厂房都是用圆木、板材和树枝粗粗搭成的呢,原来是做好了随时走人的准备啊。嘿嘿,流动伐木场、流动农场、流动木材加工厂、流动化工厂,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后世阿根廷查科平原就有大量砍伐红破斧树的流动伐木场和木材加工厂,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他们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呢?直到将这里所有的破斧树都砍光吗?奥列格不确定,但觉得这样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规模还小时还可以这样,大了就不行了,姑且看看东岸人到后面会怎么做吧。

    “这个厂能盈利吗?我是说整个河西化工厂。”奥列格随后又问道。

    “盈利肯定是能盈利呢。鞣酸的市场价值很高,供不应求,这是最大的利润来源。另外像粮食,因为大量使用克丘亚人的缘故,成本也很低,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