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都砍了(第2/3页)  正德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问道:“陛下!臣有何罪过?!”

    “陛下,殷大人也是老臣,虽非议朝政,但估计也是受了他人所请,还望陛下饶其罪责!”

    内阁首辅马文升这时候劝解起来。

    而朱厚照则哼了一声:“饶?为何要饶?

    今日,他一个已致仕的户部尚书能借着自己的身份,在朕面前诋毁朝臣,干扰朝政;

    他日,他殷谦的儿孙家奴就能仗着是殷谦子孙的身份,在官员面前颠倒是非,凌虐百姓!

    既然已致仕还乡,就当好好养老,谁给你的权力进谗朝臣!意图影响朝政!这次若不惩你,南直隶的官员们必定会以为你们这里归乡的官绅必不可惹!

    为此,也要严惩!

    但念在你年迈的缘故,自缢吧,以免将来继续为祸乡里!”

    “陛下!老臣只是求情而已,万望陛下恕罪啊!”

    殷谦哪里想到自己只不过是利用自己官绅的身份想在朱厚照面前评议一下此事,好劝劝皇帝不要让王阳明如此粗暴对待江南士绅而已,但他没想到皇帝朱厚照更狠,自己才刚刚发表一下意见,就以自己干扰政务为由要抄没自己的家,还要逼自己自缢!

    这简直比南直隶巡抚王守仁还要狠!

    但是朱厚照依旧没有轻饶这殷谦。

    因为朱厚照知道江南这些士绅们仗着的就是自己的特权才敢横行乡里,挖大明的根基,而殷谦这种乡官便是这些士绅们里的代表,甚至可以说是特权最大最有恃无恐的,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威胁官府乃至皇帝,所以朱厚照才必须给予殷谦以教训,他要让整个江南的官绅明白,干扰朝政的后果。

    殷谦最终选择了自缢,但让朱厚照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人却在殷谦的家里抄没出快五百万两现银,而且很多还是西洋银,说明这殷谦家族也靠海贸赚了不少钱。

    朱厚照不得不承认现在自己虽然还没开海,但这些江南士绅们似乎已经在开始享受海洋贸易的实惠,因为在朱厚照印象中,抄没出现银最多的就是这些江南官员,当年抄没谢迁一家的现银数量就算刘健、李东阳等的三四倍。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一个帝国大部分金银控制在江南士绅财阀的手里,也就意味着这个集团能够操纵天下!

    ……

    朱厚照不知道江南到底有多富,但他知道如今大明还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大明的大部分财富依旧大部分集中在江南,自己不控制江南的财富,便不能控制整个大明,不能发动对外战争。

    朱厚照这次南下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保证自己在江南的合法收入,不能让这个富得流油的土地成为士绅集团们避税的天堂!

    正因为此,他这次将内阁首辅马文升与司礼监掌印刘瑾等都中央中枢官员都带了来,为的就是好在短时间内管控江南,向江南士绅表达一下中央朝廷的存在感。

    “从现在起,你们立即接管南方各省尤其是南直隶赋税、兵丁、钱粮等政务,同时立即进行大计;

    既然太宗还保留金陵之南京地位,那就不能只作为养老之地,对南直隶地区重新进行大计考核!拖欠税赋的,让巡抚王守仁去追回,犯罪不合格者,尽皆罢黜!”

    朱厚照说后,马文升、刘瑾、王恕等便立即去了南京吏部、户部以及兵部。

    而这时候,王阳明也审问出了结果,还顺藤摸瓜地将盘踞在镇江附近的水匪以及在崇明县的海盗窝都给一窝蜂的端了,甚至得到了许多新的证据,而王阳明也没客气,即便是查出一个抓一个!

    这一日,朱厚照刚到南京后不久,便问着王阳明:“现在这些犯法的江南士绅可都招供了?”

    “回禀陛下,都招供了,他们全都怂的很,刚上刑就把全都招了,现在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