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9章 依旧是杨一清(第2/3页)  正德大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盐政也还未开始整顿且连违禁给小王子卖盐的事都还未彻查。

    但安化王朱寘鐇在宁夏卫生员孙景文、孟彬等文人诱导下,早就有了反意。

    如今因为听闻朱厚照北狩未还、明军惨败,以为时机已到,安化王便直接起兵造反,先杀了巡抚安惟学、总兵官姜汉、镇守太监李增等,然后准备强夺渡口,企图阻止官军入宁夏卫。

    不过,才宽早已得朱厚照授意提前布防,使得叛军抢夺渡口失败,接着才宽亲率大军渡河,不到十日便平地安化王之乱。

    安化王的叛乱像个笑话,但边镇的官员们却把这件事很当一回事,直接将此事以急递奏递进京,连带檄文也奏递进京。

    “固原巡抚黄珂奏报,安化王谋反叛乱,檄文中欲诛窃据权柄之奸臣,如今已使关中大震,请陛下速发大军征讨!否则后果难料,恐令关中生乱、天下难安!”

    朱厚照拿起奏疏淡淡一笑,对许进、焦芳等言道:“这哪里是在奏报敌情,这分明是在吓唬朕,他安化王不过一介藩王,无兵无权,能成什么气候,值得这些人这么震动?朕虽长于深宫,但不是胆小怕事之人,令陕西总制才宽相机平叛,同时严明军纪,不得惊扰百姓!”

    “臣遵旨!”

    许进与焦芳皆暗自佩服自己陛下的睿智,能一眼看出来,这些边镇官员是在明着给朝廷奏报安化王叛乱之事,实则是在告诉朝廷因为自己这些奸臣充斥内阁大改国政而引起了藩王的不满,想以此吓住朱厚照,而不得不为平息藩王之怒杀了自己这些奸臣。

    好在自己这位陛下深谋远虑,这些官员的伎俩已不足以让他轻易上套。

    正因为此。

    对于安化王之乱。

    皇帝与内阁、兵部乃至近卫军总参都表现得很淡定。

    内阁继续与户部研究着如何改革盐政。

    皇帝朱厚照则开始当起了奶爸,每日只逗弄着三个粉妆玉琢的孩子,或摸摸如意日渐凸起来的肚子。

    近卫军总参在总结接下来大明的对外军事战略。

    而兵部则在核定收复河套后需要多少官兵防守。

    大理寺少卿董恬倒是在正德五年的中秋来临前夕上了一道奏疏,言叛军势大,陛下当立即遣派重臣挂帅出征,以平边患。

    朱厚照收到这封奏疏后自然哑然失笑,他只让内阁票拟,先准其奏,让内阁廷议,决定让谁挂帅出征。

    很快,内阁廷议结果摆在了朱厚照面前,廷议结果却是启用杨一清总制军务、泾阳伯神英为总兵官,太监魏彬监军。

    朱厚照自然不是真的要让这些人领兵出征,他只是想看看,暗地里是谁这么急着想建功立业,急着想上位。

    杨一清?

    朱厚照记得历史上就是杨一清和张永借着这次挂帅出征安化王而与张永密谋除掉刘瑾的。

    不过在这一世,张永早已被伏诛。

    而刘瑾因为自己这个皇帝让马文升、焦芳等文官替他背了些黑锅,使得刘瑾这个司礼监掌印在这个世界里不是那么遭人恨,最多被骂成与奸臣沆瀣一气,如同历史上万历时期的冯保一样。

    朱厚照现在开始习惯去琢磨人心,毕竟历史的轨迹在发生改变,他必须思考的更多,比如,现在他就在琢磨着为什么这一世被廷推出来的监军太监为什么是魏彬。

    人心隔肚皮,尽管朱厚照知道朝堂上的官员没一个心思简单,但他也没办法保证自己一定能抓到别人的心思,他现在唯一能断定的是,杨一清和魏彬以及神英都是想捞个功劳,另外便是这些人可能会想着借此机会密谋除掉谁,如同杨一清在历史上联合张永除掉刘瑾一样。

    虽然现在的这件事与原来历史上的这件事有所不同,但取其相同之处,朱厚照便发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