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群议(第2/3页)  荆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等可知左尹正在巡查此事?”看到县丞陈壁有些压不住场面,彭宗跳了出来。“我曾闻,左尹曾言要进谏大王,不行朝国人之政。”

    “不行朝国人之政?”一些人看到些希望,可更多的人却连连摇头。“大王已令,怎可再改?”

    “正是,为此事,我等已使了不少钱,怎可不行?”县衙之内,四五百人叽叽喳喳的吵开了,绝大多数人都不愿看到朝国人之政不行,甚至包括那些必输无疑之人。输了不怕,下次再来便是,就怕彻底没了希望、根本没有下次。

    “诸君,”待众人吵的差不多了,彭宗再道。“大王赴大梁,仅在陈郢一宿。若想行朝国人之政,今日至明日万不可使人再满城高喊‘三千钱一简’了。输者更不可告于大王,说某某使钱买简,哪怕是大王问起,也得说,绝无使钱买简之事。你等知否?”

    “知矣。”四五百人高声作答,说完还带着些笑意。

    “敢问司马,若有人知大王来陈郢,想将此事告于大王,奈何?”笑声中有人问道,这人是个胖子,还是个歪嘴,虽穿丝锦,看上去却不像什么好人。

    “奈何?”彭宗瞪了他一眼。“问我奈何,可是我要做这国人?”

    “这……”彭宗可是楚军司马,军旅之人杀气毕现,胖子被他一瞪就开始挠头。

    “你说的可是西郭江大夫?这老疯子得知大王来陈郢,是会设法求见……”

    “老疯子何惧?灌他一天的酒,让他醉一日,他如何求见大王?最可惧者,乃城西私塾的先生,自持识字,知大王来陈郢,必会上书于大王……”

    召集这些人来此只是告诫,他们要做怎么做、需小心哪些人哪些事,彭宗不吐一词。待见事情上了正轨,他当即把这些人赶了出去。目的已经达到,怎么做是他们的事,万不可因此污了县衙。明白要做什么的竞选者走了,可郑家公子郑荣留了下来。

    郑家在陈县有不少的势力,彭宗笑问道:“子君公子何事?”

    郑荣不答先揖,揖后才道:“大王宿于陈,或见乡老,家父可否……”

    “此事……”彭宗没想到郑荣求的是这件事,他觉得这有些奇怪。

    “事后郑氏必有重谢。”郑荣赶紧道,“愿纳百金。”

    “就是一见大王,别无他求?”百金已经不少了,这让彭宗更加疑惑。

    “别无他求!”郑荣再次一揖。

    “此事,我当禀告县公后再做定夺。”彭宗想不出什么头绪,只好先答应下来。

    召乡老而见国君,这是周制。若是时间来得及,国君还应宴请乡老,表示自己对他们尊重。可惜的是,春秋礼崩乐坏,几百年的岁月侵蚀和战争摧残,这套体制和乡遂制度一样,现实中几乎找不到它的痕迹。

    下午时分,县公陈兼、彭宗、县司马陈不可、县丞陈壁,还有几个不是乡老的乡老,以及一些持刀誉士、县卒甲士、百姓已经站在陈郢东郭码头迎接大王了。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陈县东门外是湖,湖接鸿沟,五月入夏,湖里荷花初开,风一吹,蒲草荷叶连连起伏,花朵尽现。

    景色很美,但每个人都极目远望,希望大王的舟队早些出现。有陆离镜和没陆离镜当即分出来高下,陈兼望着望着眼睛发花时,彭宗把陆离镜递了过来,他指着南面一个小点道:“大王来了。”

    “大王来了?”陈兼不懂用陆离镜,直到他闭上一只眼睛,才看到远处舟楫上的羽旌。

    羽旌是将五彩之羽扎在竹片上,类似于鸡毛杆子,只不过这个鸡毛杆子特别特别的长,随着戎车战舟的颠簸,它们还会摇晃颤动。通过陆离镜,陈兼看到了舟楫上斜悬着的羽旌,但这不是舟队,只是两艘快速往码头驶来的战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