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章 三策(第2/3页)  荆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内再次征召五十万大军后,人力已然枯竭——秦国官吏、隶臣、以苦役抵罪的庶民,这些人数量巨大。真要勉强征召,也只是增添赵军的战功。

    “荆人舟师恶也!”赵政恨恨道。八十万大军攻楚会落到这种局面,全是因为楚军舟师。依仗战舟,楚军想进攻哪里就进攻哪里,根本不与秦军做正面交锋,而且每次都打在秦军这架战争机器的节点上。鸿沟之战如此、敖仓之战也是如此。

    “敬告大王,”匆匆进来的军吏先是顿首,之后才道:“荆人已拔大梁。”

    “啊!”赵政色变,他放开哭泣的燕丹猛盯着军吏:“确否?”

    “然也。”军吏脸上尽是尘色,“此小人亲眼所见,廉颇将旗悬于大梁北城,说是、说是……”

    “说是如何?”燕国还隔着赵国,大梁却在眼前,赵政额头青筋已然绷起。

    “魏人说是信陵君使魏将献城。”军吏的消息也不确切,但最少打听到些皮毛。

    “信陵君?!魏王如何?王城如何?”赵政再问,他最担心的就是魏王降楚。

    “小人不知也。”军吏回答不了赵政的问题,只得退下,跟着退下的是嚎啕大哭的燕丹。

    “大王,魏王如何无关紧要,信陵君既然使魏将献城,魏国必将合纵。”老将逐渐凋零,擅自离封入咸阳的文信侯被赶出咸阳后俱被赐死,自己服鸩先死。群臣中只有御史大夫冯去疾资格最老,也损他最熟战事。

    “冯卿以为寡人当如何?”赵政克制住心中的暴躁,他清楚,这是虚心纳谏的时候。

    “臣以为,若蒙将军依战前之策从荆国退至魏国大宋郡,我军应就此罢战。”冯去疾道,明堂里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左右丞相都是沉默。

    “攻大梁可否?”赵政沉默后吐出这几个字,他仍不甘心失败。

    “不可。”冯去疾摇头。“西攻大梁有长城之护,又有池泽之阻,我军数次攻伐而不得,如今荆魏合纵,如何能下?大河未封前,荆人舟师远可击函谷,中可击洛阳,近可击虎牢,我军粮道何存?而若待大河冰封,彼时燕国已亡矣。”

    冯去疾乃昔日上党郡郡守冯亭之子。赵国得上党封冯亭为华阳君,但长平之战损失四十五万赵军后,赵国君臣又皆怨冯亭,全然忘记当初冯亭献上党时自己的喜悦。冯亭死后封地即被赵国收回,子孙不得不入秦为臣为将。如此背景的冯去疾赵政是相信的,所以他的话赵政能听得进去。

    “我军之败,败在荆人舟师。”冯去疾继续道,“荆人舟师一日可行四五百里,我军不及防也。故而荆人每战均以多胜少,攻我心腹之地。我军若处处设防,兵力薄也;我军聚兵于一处,其不与我战也。昔日齐人畏越如畏虎,皆因此故。

    荆人有战舟之疾,有矛阵之坚,有宝刀之利,有钜甲之固,若再伐荆,赵国必趁此灭燕而复强,我得不酬失也。且我军连战连败,关东五国必然轻我,一旦轻我,便要合纵,一旦合纵,诸国尊荆王为纵长,联军皆使矛阵,秦军不东出也。”

    冯去疾说完,赵政心里的不甘和愤怒消失不见,代之的是一阵慌乱。他起身对冯去疾揖道,“请冯卿教寡人。”

    “臣不敢。”冯去疾并没有因为赵政的客气而自傲,他避而不受赵政之揖,再道:“臣以为当行三策,首要之策,乃是尊荆。”

    “尊荆?”饶是赵政做好了纳谏的心理准备,也还是受不了尊荆之策。

    “然也。”冯去疾道。“荆人之性,展而不信,爱而不仁,诈而不智,毅而不勇,直而不忠,周而不淑,似山中之猴。猴非人,虽着衣冠人亦不服也。大秦乃天下之霸,若对荆人卑言而尊之,可长荆人之骄横。荆人骄横,合纵必然不成,合纵不从,大秦方可分而灭之。”

    “请问冯卿第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