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诸子百家,唯我纵横(第2/3页)  剑出天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行的想象,其宏图霸业,即使是他也要瞠目结舌。这毕竟是个有着超凡力量的世界。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妃嫔媵嫱,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为秦宫人。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发天下民夫,修直道,筑长城,建帝陵……

    至此,秦王嬴政移居阿房宫,居于仙岛兰池,遥控帝国。

    阿房宫有规模巨大的磁石门,可防一切金属兵刃。若非如此,自己这个秦国第一剑客又如何会有这样的闲暇时刻呢?

    “盖聂先生,属下奉圣令送来此剑!”一名大秦锐士,将一柄长剑恭敬地放于案前。

    “长剑?”易中行细细打量着眼前锐意勃发的剑。这柄剑虽然样式古朴,形制却与当下的青铜剑决然不同,剑身修长,寒光湛湛,剑纹清丽。

    “是的。”锐士解释道,“因为盖聂先生的要求与众不同,所以花费的时间多了些。不过先生放心,这柄渊虹剑是由秦国最好的铸剑师打造重铸。剑中融入了五金之精,即削弱其戾气,又使得威力大增!先生得此剑,必定如虎添翼!”

    易中行抚摸着渊虹剑剑身上的细密纹路,直至“渊虹”二字的铭文。

    “这剑我收下了,你可向陛下复命。”

    “诺。”锐士反身退出别院。

    先秦时期,青铜剑的铸造技艺经过上千年完善,已经达到一个巅峰。相比之下,铁剑,乃至精钢剑的铸造技艺虽然也发展了上百年,距离普及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也只有那些名家铸剑师才能铸造出不逊于后世名剑的神兵。

    更何况易中行要铸造的长剑与当今的剑之形制差距极大,也只有始皇帝的圣令才能令秦国最好的铸剑师全程配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易中行那源自后世的部分冶铁知识也被铸剑师学得。他算下来,恐怕还是铸剑师占的便宜更多些。

    天外陨石,星辰碎片,加上五金之精,以及后世的铸剑之法,这柄渊虹剑,当是远远胜过了原著中那柄。

    所以当初易中行并未说谎,在韩国新郑的比试,他不如卫庄,的确是因为手中的剑不合适。虽然盖聂的一身武功与记忆都在易中行脑子里,但盖聂是易中行,易中行却不是盖聂。正如他始终记得自己是儒家公羊派弟子一样。

    鸣——

    又几日,一只巨大的神鹰划过天际,发出清越的鹰啼。

    别院中,易中行负手而立,剑心一动。

    神鹰背上,便有一柄短剑破空飞出,落于院中——飞剑传书!

    易中行展开书信,脸色微微动容。

    “已经是这个时候了啊……”

    易中行回到房中,捻起三柱香,向两块无名牌位祷告。

    “备马,我要去咸阳宫。”

    自秦迁都咸阳之后,咸阳宫一直是历代秦王的大朝之地。《三辅黄图》称咸阳宫“以则紫宫,象帝居”。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即每灭掉一国,都要在在咸阳塬上仿建该国的宫殿。因此广义上的咸阳宫拥有三百多个离宫别馆,直径超过八十公里。

    不过,如今始皇帝陛下已有了阿房宫,这老旧的咸阳宫也就成了“先王之宫廷”。王子王孙仍然居住这里。

    易中行要见的人就在咸阳宫的离宫别馆之中。

    诗公主赢诗,就居住在雨阳离宫中。严格来说,这位诗公主并非赢姓族人,而是秦庄襄王义女,始皇帝义妹,由此得以位列公族。因慕剑圣之剑法剑法,曾向易中行学剑。

    雨阳离宫中花团锦簇,脂粉流香,正是一片春光烂漫之时。

    “盖聂先生今日怎会有空到我宫中来?”对于易中行的到来,赢诗很是开心。

    “诗公主剑术超凡,我已教不了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