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七章 二锅头(三更到)(第2/3页)  大明武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酒的好坏能分的差不多,还听到过许多人点评口感,分析原因,第一次喝到这个时代的烧酒,赵进就感觉到酒质不纯,味道太杂,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二锅头上。

    这个时代的信息流传太慢,徐州城内发生的大事,没人传信,相邻的萧县十天后能有耳闻就不错,赵进一直担心二锅头的工艺早就出现,只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一个学武的孩子跟酒坊酿酒扯不上一点关系,不知道也是正常。

    但这个工艺总值的赌一赌,一石高粱二百文多一点,但一斤好酒几十文总能卖得上,酒坊的这些赵进一直在关注,按照这种“掐头去尾”的酿造法子,一百斤高粱能出五十多斤酒,一石官制一百二十斤,能出差不多接近七十斤酒的样子,也就是说,十倍的利润很轻松就可以拿到,更多也不是不能。

    在没有出酒之前,赵进一切都不能确定,只能说是在赌,但今天来到这酒坊现场,等到第二锅酒出来,再看看卢向久和苏大那发自内心的震撼,赵进知道自己做对了。

    看着忙忙碌碌的人群,鼻尖缭绕着似曾相识的酒香,赵进这次真的神游天外,他在纳闷,这样简单的法子,这些做了十几年几十年酒的老工匠居然没有发现。

    不过想通也很容易,大家为了生计开设酒坊,赚的是一点辛苦钱,那有什么劲头搞创新发明,而且在这种师傅带徒弟的体系里,师傅所传授的东西都是真理,唯恐改动后出了岔子,就这么一代代传承下去,直到某一时刻某一个人灵光一现,或者有心人总结发明,找出这个法子来。

    从前不分几锅,酒就混在一个坛子里,最后再混合在一起,看起来没有丝毫的浪费,实际上差的味道和杂质全部掺杂在酒里,想要好喝,只能用好水、好曲、好粮食,通过提升成本来来提升味道,没人会想到这么简单。

    实际上,这法子处于人的思维盲点,就算偶尔发现,也觉得是偶然,不会当成一个点石成金的发明。

    舍弃第一锅和最后一锅的法子提出后,接下来的工作赵进就提不出太多意见了,卢向久和苏大体现出做酒工匠的经验和能力,他们逐渐调整天锅里凉水更换的时间和次数,让第二锅出的酒味道更加甘洌醇厚,让每一锅酒母酒粮能蒸出更多的好酒来。

    甚至连废弃不用的第一锅酒头和最后一锅的酒尾,卢向久都找出了应用的法子,他直接把酒头酒尾掺入新的酒粮之中,然后进行蒸酒,结果蒸出来的烧酒别有风味,变得有些醇香浓厚。

    其实所有的工作,赵进只做了一项,他只是提出了“掐头去尾”的概念,但这一个概念,就给卢向久和苏大打开了一扇窗,所有从前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在这个概念上丰富的应用起来。

    一直到夜幕降临,天色黑暗,众人才停下了工作,每个人脸上都有恋恋不舍,卢向久和苏大满脸疲惫的神情,但双眼却闪闪发光。

    一坛坛酒摆在酒坊中,上面贴着王兆靖写的标示,伙伴们都已经完成了赵进的吩咐,回到了这边。

    晚风吹过,酒坊中的热气飘散不少,所有在酒坊里做工的人都被叫了过来,赵进笑着扫视一圈,身后刘勇低声说道:“大哥,酒坊里的人全来了。”

    “今日出酒,你们有大功卢向久和苏大每人奖两个月的工钱。”赵进朗声说道。

    话音未落,一片惊呼声响起,卢向久和苏大错愕之后,也笑得眼睛都睁不开,这可是将近十两银子的赏格,平常人家要赚两年的,惊喜之后,连忙跪下感谢,赵进笑着上前把人搀扶起来,又开口说道:“其余所有人奖一个月的工钱”

    “哗”的一声,大家都是高兴的惊呼,这飘香酒坊管吃管住,每月支给工钱,已经让许多人满足,做活辛苦那是天经地义的,谁家也不会养闲人,没曾想这第一天开工就给奖励一个月的工钱,这可真真是意外之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