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各出奇招(第2/3页)  夜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指张知府,士人好古,所以雅称知府为太守。

    张知府还没说话,那位扎西土司就站了起来,粗声大气地道:“府学建不建的有什么打紧,抚民才是第一等的要务。知府大人,我平头著可司群山环绕,地形闭塞,经济困顿!就是我这土司,如今也只能两天才吃一顿香猪肉了,可见百姓之苦,大人无论怎么议,都不该先拨款于府学啊,还请怜悯我平头著可司的百姓……”

    黎教谕乜视着扎西土司,不屑地道:“府学乃朝廷所设,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所在,讲经论道、传播教化,承载文运、选贤与能,乃是天下第一等的要务,怎么到了你的口中,就变成不值一提了?”

    扎西土司道:“圣人云:仓廪足而后知礼仪,现在百姓连肚皮都填不饱,还奢谈什么礼仪教化?”

    黎教谕道:“兴旺地方,教化为先。不兴教化,只能贫者愈贫。人民愚昧,何事能为?”

    马上又有一个穿官袍的人跳起来道:“黎教谕说的好不冠冕堂皇,你府学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五年才出了一个秀才,大把银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黎教谕老脸一红,强辩道:“我府学虽然五年才出了一个秀才,他却考中了举人,被点选为官员,现如今更是政绩卓著,由典史升为县丞了,我铜仁府学成才数量固然有限,可质量却是很高的。如今正因我铜仁府学贤士才俊太少,才更应该加大投入才是。”

    这是“教育无用论”与“教育万能论”之争啊,眼看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叶小天作为黎教谕的学生,做为铜仁府学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可不好不出面声援恩师了。

    叶小天咳嗽一声,站起身,语重心长地道:“诸位大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学生啊!我觉得。黎教谕所言甚有道理。”

    叶小天慷慨激昂地道:“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要强盛,一个地方要富强,只有人才济济才有可能。黎教谕高瞻远瞩,用心良苦,真是可敬可佩,本官赞同黎教谕的意见!”

    叶小天说着,心中暗想,此来铜仁,本想请黎教谕帮忙进言的。怎么反而成了帮他说话了?这府学照旧例每三年拨一次款,今年恰好又轮到了,我想多争取些赈款岂不更难了?但愿黎教谕投桃报李,一会儿记得声援我。”

    “狗屁!全是歪理!”

    他的老冤家大万山司的洪东知县站起来了,反驳道:“我贵州各方土司,传承千百年,靠的是什么?是拳头、是刀子,可不是书本,你们这些读书人百无一用。当然极力吹捧你们的什么狗屁学问了!百姓吃不饱肚子是要造反的,真要出了乱子怎么办?把你们的圣人教化搬出来,能叫他们乖乖回去饿肚子吗?”

    此言一出,众官员纷纷响应。也有人挟带私货,匆匆声援了两句,马上话风一转,开始向张知府诉苦水。大谈他的治下是如何的困苦。

    张知府跟佛爷似的坐在那儿,脸上笑眯眯的,丝毫不以为意。显然类似的经历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且这又何尝不是他钳控下属的一个手段呢?

    戴州同眼见众官员又开始了晒穷大赛,便道:“各位大人,你们的难处,也不能全指着朝廷赈济,朝廷的赈款有限,救急难救穷,这究竟怎么个分法,还是要议出一个合理的章程来才行。”

    张知府抚摸着手下的翠玉扳指,耷拉着眼皮道:“你们呐,一味地在本府面前哭穷,不过是惦记着本府手里这点银子罢了。银子呢,是要分给你们的,可总要有一个各方都能认可的章程才是啊,我看你们是拿不出主意来了,那就不妨议一议本府的安排,崇华啊,你说给他们听听。”

    戴同知恭敬地道:“是!”

    戴同知清了清嗓子,从袖中摸出一张纸来,对众人念了一番,今年府学是要拨款的,依照三年前旧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