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八回 心之道(第1/2页)  至尊曲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摘瓜?谁摘谁还不一定呢?”力无边道。

    “我最讨厌威胁了,尤其是被一名人神境威胁!”力无尽也不屑的道。

    力无穷强道可以说它是道,但所言的道就不是那个道了,名可以给它命个名,但所说的名就不是这个东西了。

    因为道本无名,人强名为道,无名之时,人们可以把它命名为色、空、有、无、魔、神、鬼、虫、家、男、黑等不可尽说,总之无所不可名,如人们一开始把它命名为魔,后人们就认为它是魔了,所以说,它不是道,只是强安一个假名叫作道。

    道在经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无形无象的道,也就是主宰万化的道。

    另一种说是道的运化叫道。

    如经文中有说:“见道方修道,不见复何修?”

    见性光也叫见道,如意珠、交合、莲胎、都叫道。

    从见性到成胎都是道的自然运化,但没有人知道是无形无象的道在主宰它自然运化,还是它就是道,它在自然的运化。

    就连太上道祖也说不知道。

    太上道祖曰:“常有欲以观其窍,常无欲以观其妙。”

    是说人们观道时是有欲的,既然有欲也就是以自己的认识、知见去观察道,而人的知见是有限的,观见的只能是自己知识见解的道,而不是道本身。

    但一个人如果常常没有欲望去观察道,就没有偏执,没有抵触,只有容纳接受。

    道就会融入观察者身心或说观察者身心融入道中,也就是合一,同于道,合于道就是悟道。

    悟道不是虚无飘渺的思想上的理解。

    是真实可见的,见性是悟道的最初见证。

    太上道祖在道经中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首先是修行,什么是修行呢?

    “修”指认识、识别、判断、寻找最佳途径。

    “行”指恪守,在日常生活中贯彻执行。

    悟道、求道、证道、得道、守道乃是生命的升华之道。

    悟道就是通过对大千世界万千现象感悟宇宙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万物万象的起源、生命的运化原理,及宇宙、时空、生命、人生的奥秘和奥妙。

    求道就是在悟道的基础上开始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

    而所谓的证道就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反复验证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道的演化规律和程序。

    仙人得道就是已经明白了宇宙时空,人生生命的奥秘奥妙,并进而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生命观和价值观。

    仙人得道之后是守道,就是按照已经建立起的世界观、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修行修炼、做人做事,无论沧桑如何变迁,无论周围发生什么大事,无论自己处在顺境还是逆境,无论面临多大的诱惑,都将坚守信仰和信念。

    人生旅途有时风和日丽,诸事遂愿,有时狂风暴雨,事事不顺,有时如驾彩云,心旷神怡,有时颠沛流离,坎坷崎岖,有时得来全不费功夫,有时苦苦求索终化泡影,有的如鱼得水,光彩照人,有的处处碰壁,一塌糊涂。三岁小孩坐王位,战场拼杀者死异乡,邻家山珍海味,门前车水马龙,自家凄风苦雨,一派凋零,命也?运也?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