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七十一章.复套三策.(第2/4页)  摄政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俊臣的一半本事,今后就足以维持户部的运转了。

    等到这些户部新官员学会了赵俊臣的本事、熟悉了户部的环境之后,朝廷的财政就可以彻底摆脱对于赵俊臣的依赖,赵俊臣就不再是不可或缺,也就可以一脚踢开了——再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德庆皇帝下手对付赵俊臣的时候,也就不会有任何顾虑了。

    满意点头之后,德庆皇帝仿佛是完全没有注意到赵俊臣再次提及了告病请辞的事情,依然是避而不谈,既没有表态挽留,也没有开口许诺,只是话锋一转说到了河套战事。

    谈到河套战事的时候,德庆皇帝的表情也恢复了严肃,缓缓说道:“朝廷收复河套的计划,眼下也出现了一些波折,朝廷昨晚刚刚收到消息,称是蒙古右翼的主力大军赶回河套地区之后,就迅速开始了疯狂反扑,朝廷军队不善于草原作战,也是节节败退、损伤惨重,不过两三天时间,就丢掉了刚刚占领的鄂尔多斯部落王帐……”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的眉头紧皱,脸上满是担忧,又说道:“唉,收到了前线告急的消息之后,朕一整个晚上都没有睡好,今天朝议与百官们商议对策,也没有找到任何可行之策!……说起来,朝廷收复河套的计划,原本就是出于赵爱卿的布局与推动,又是刚刚从花马池营返回京城,最是清楚前线战况,心中可有良策教朕?”

    见到德庆皇帝的顾左右而言他,赵俊臣也是早有预料,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只是直接回答道:“启禀陛下,臣认为河套战事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是朝廷中枢可以保证后勤补给,各路援兵也可以顺利抵达河套战场,不出两个月时间,战场局势就会出现扭转。”

    德庆皇帝轻轻点头,说道:“这般情况,朕也明白!朕与百官们刚才也讨论过了,眼下已是深秋时节了,再过两个月时间,草原上就会进入寒冬季节!冷风呼啸之下,蒙古右翼各部落必然是无法坚持作战……

    但这两个月时间,依然是太过漫长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生意外状况!朝廷的许多军队皆是缺少韧性,打顺风战尚可,但他们很难在劣势之下坚持太长时间,也许只是战场局部出现了几场战败,就会让全军的士气低迷、连连溃败,到时候河套就要重新落入蒙古人之手了,朝廷的诸般心血与投入,也就要功亏一篑!”

    听到德庆皇帝的说法之后,赵俊臣轻轻点头,认为朝廷中枢的衮衮诸公还算是有些见识,既是明白草原气候对于战事的影响,也清楚朝廷军队缺乏韧性、不善打逆风战的事实,还懂得战场变化瞬息万变、会有连锁反应的道理,倒也不全都是只懂得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的无能之辈。

    然而,就在赵俊臣轻轻点头表示赞许之际,德庆皇帝转头向着内阁首辅沈常茂看了一眼,又说道:“刚才,朕与百官商议的时候,沈首辅曾是提出建议,从辽东调派关宁铁骑赶去河套支援,认为关宁铁骑乃是我朝最精锐的骑兵,足以击败蒙古骑兵,建州女真近年来还算是老实,就算把关宁铁骑从山海关调走一段时间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因为这件事情,百官们皆是争论不休,朕也是有些举棋不定,赵爱卿认为如何?”

    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赵俊臣顿时是面色一变,忍不住转头向着沈常茂看了一眼,却是没想到沈常茂会提出这般昏招!

    与此同时,赵俊臣也是心中暗暗庆幸自己及时赶回到了京城中枢,若是朝廷听从了沈常茂的昏聩建言,把关宁铁骑调到河套支援,这里面所蕴含的危险可就太大了。

    关宁铁骑确实是明朝的最强精骑,就算是建州女真的精锐军队遇到这支铁骑也会退避三舍。

    但也正是因为关宁铁骑的存在,明朝的辽东边防才可以高枕无忧!一旦是关宁铁骑突然离开了山海关,谁知道建州女真会不会冒险一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