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1章.杏林风波.(第2/4页)  摄政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手法,更还会得到医学院的丰厚回馈,这种回馈不仅是包括金银,还可以在医书馆外的石碑上留下姓名;    最后,这家医学院也不仅仅只是一处传授医术的学府,更还要成为天下医生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不仅是每个月都会邀请几位杏林名医当众交流医术,而且任何一名医生若是遇到了自己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都可以随时访问医学院,与医学院的教授们进行交流;与此同时,医学院内还设立了一个“深造班”,面向于那些已经拥有一定诊治经验与医术水平的医生,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行医水平。    简而言之,就是赵俊臣所熟悉的后世医学院那一套模式。    可以说,这般模式之下,这家医学院的成立不仅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民间缺少医生、寻诊困难的情况,更还会提升这个时代医生们的平均水平,就算是整个中华医学也会受益匪浅。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一家医学院,就好似一只大象闯进了猪圈,不仅是瞬间就踏坏了猪圈围栏,更还把猪圈里的猪群惊得四处乱窜,它的章程与运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p>转模式一经公布,就震惊了整个杏林!    最开始的时候,各地的杏林名医普遍是秉持着敌视与反对态度,这不仅是因为人们一时间难以接受新鲜事物的缘故,更还是因为这家医学院的成立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在这家医学院创立之前,他们完全可以随意压榨学徒,但等到这家医学院创立之后,恐怕就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忍受他们的压榨了,更别说这家医学院大规模培训出合格医生之后,还会与他们争抢生意,这简直是断人生路!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各地杏林的抗议声音颇有不少,更还有几十名“杏林圣手”联合起来到大理寺状告这家医学院,宣称医学院使用卑鄙手段骗走了他们的学徒;    然后,各地的杏林医生也在到处鼓动百姓,宣称医学院的这种教学模式简直就是粗制滥造,根本无法培育出优秀的医生,只会耽误百姓病情、谋害百姓性命……    那些日子,医学院的创立可谓是引起了整个杏林的公愤,更还有不少朝廷官员与民间大儒出于各种考虑,与整个杏林站在一起表示反对,一时间就连赵俊臣也感到了一定的压力。    但也只是如此罢了,杏林医生们看似是地位不低,但又如何敌得过赵俊臣这样一位当朝权臣?    于是,一出好戏很快就开演了。    首先,是那些向大理寺状告医学院的“杏林圣手”们,很快就因为“诬告罪”反被官府抓进了大牢,至今也没有放出来;    然后,就是各地反对态度最为激烈的医生们,也纷纷惹上了麻烦,在有心人的组织之下,曾经与他们闹过矛盾的病人家属们皆是被动员了起来,或是把他们告上了官府、或是直接砸了他们的医馆,让他们自顾不暇;    再然后,几位立场摇摆不定的当世名医,则是陆续被赵俊臣利用各种手段邀请到医学院授课,并且还向世人公布了他们的丰厚待遇,引得许多杏林名医皆是眼红不已,也就分化了杏林的反抗力量;    最后,那些原本与杏林站在同一阵营的官员大儒们,则是直接收到了赵俊臣的一封书信,书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两句话——“与我为敌否?遗臭万年否?”    就这样,再加上赵俊臣当时赢得了陕甘之战,一时间风头无二,又趁着前段时间那场文祸也结交了许多民间大儒,民间舆论也逐渐偏向于赵俊臣,所以杏林医生的这场抵抗很快就平息了下去,再也掀不起任何风浪!    时至今日,摆在所有杏林医生面前的道路唯有两条,或是依附于医学院,又或是等着被医学院淘汰!    反抗无效的情况下,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各地名医很快就认清现实、选择了前者,他们或是向医学院的医书馆捐献了医书,或是把自家子弟送入了医学院学习,又或是直接跑到医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