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使说曹操(第2/3页)  三国有君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思,没有孟德兄你想看的小书书,陶某正在连载中,还没有完本。”

    曹操喜悦的表情顿时一沉。

    继续看下去,却见下面那段继续写道“东西我也送了,使者我也派了,别假清高了赶紧和我联合袁绍那老混蛋驱兵南下,你以为你自己一个人能抵挡得住你再装矜持,回头大家一起玩完。”

    曹操看的眼睛生疼,一边寻思应对之法,一边无奈的继续瞧下去

    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别瞎捉摸了除了和我联手你没别的招再磨磨唧唧的我把徐州和江南的军队全调过来和你一句雌雄大家抱团一起死。”

    曹操气的脸发绿,直接将信扔在了桌案上。

    他斜眼瞅着诸葛亮,一指桌案上的简牍,阴阳怪气的道“这就是你家太傅写给我的同盟文书就这内容,他还指望着曹某能跟他和睦”

    诸葛亮见曹操说变脸就变脸,也是一头雾水。

    老师在书信里写什么了

    “司空,书信中的具体内容,亮亦是不知有什么不对劲的吗”

    曹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露出一丝苦涩的微笑,

    他看出来了,诸葛亮确实是不知道简牍中的内容这就是姓陶的小子一贯套路

    如此强硬的联合盟书,曹操活了四十多岁,还是第一次见到。

    何其的牛逼哄哄啊

    “汝主陶商的诚意,曹某尽知,只是他联合曹某的意图,无外乎与袁绍相抗,此事滋体重大,曹某还需谨慎考虑才是。”

    鲁肃闻言道“袁绍虎踞河北,志在一统中原,难不成司空认为可以独善其身乎”

    一旁的荀彧当先站了出来,道“河北袁公,先前在青州与你家陶太傅小战一场,已是结下了仇怨,曹司空与袁大将军二十年来犹如手足至亲,昔年更有同僚之谊,岂能任凭陶太傅几句话,就对旧友挥刀相向”

    诸葛亮摇摆着羽扇,迈步而出,对着荀彧长作一揖“学生诸葛亮,表字孔明,见过文若先生。”

    荀彧闻言一愣,奇道“你这孩子,如何识我”

    诸葛亮笑道“亮虽然得蒙陶君恩义收于羽下,可平日里也曾多得郭先生指点,先生曾对亮形容过颍川诸友的外貌,因而识得。”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大惊。

    荀彧上下仔细的打量了诸葛亮一会,道“你得过郭奉孝的指点你可冠礼了吗”

    诸葛亮微笑道“今年年初刚刚礼成。”

    荀彧感慨道“有点意思,郭奉孝那小子居然也会教别人我倒要看看他带出来的人,有甚能耐你且说说你的高论。”

    诸葛亮一字一顿的道“文若先生适才以袁绍与曹司空往昔交情而论今日之短长,在亮看来,实乃迂腐之论,岂不闻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先生身为中原谋主,自需高瞻远观,以时势而论天下势,何其将曹公知基业,寄托于昔日之交情耶且曹公与袁绍交厚之际,先生又可亲眼见过袁绍对曹公之情,真耶假耶,先生又从何推断”

    荀彧哈哈大笑,点头道“有点郭奉孝的意思,年轻人,这口舌不得了。”

    最善谋的戏志才站了出来,道“孔明既然以时势论之,那吾便以时势问问你,如今袁绍占据河北,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更兼刘表为其羽翼,试问曹公便是与陶太傅联手抗袁,又如何能挡住的南北两面夹击”

    诸葛亮丝毫不惧,扬声道“黄河以北,曹君与吾师自定之。汉江以南,吾师自当之”

    戏志才闻言哈哈大笑,道“孔明,你未免太高瞧了你的那个老师吧”

    鲁肃站了出来,对戏志才道“戏先生误会了,荆州刘表,太傅早有所谋,不消旬日之期,汉江必有消息传来,两载之内,太傅定让刘表无法抽身助袁,此事事关徐州生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