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1章 谈判(第2/4页)  重生明星音乐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是,看一个人久了的话,多少都是会有些审美疲劳的,老外们也差不多这个德性,喜新厌旧感觉是人之本性来着。

    所以,秦放歌横空出世,实力没的说,各种媒体也肯站台为他背做宣传,一下子就红了起来,快得令人瞠目。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他超凡的实力上,要不然,就算是媒体和古典音乐圈子里的人把他吹成世界第一男高音歌唱家,没有超越其他男高音歌唱家的实力,观众不买账也是白搭。

    穆齐奥消息一贯都是相当灵通的,他圈内圈外的朋友也都结识了很多。不光现在,当初秦放歌在罗马歌剧院临时唱歌剧的时候,门票就供不应求,各种高官政要,明星富商,都是以听他歌剧演出为荣的,要买不到票,说明你关系不到位,地位不够高。

    听歌剧,在意大利和欧洲这些国家,也都成了传统,而且,他们的歌剧演出门票价格普遍要比国内低一些。

    秦放歌的演出例外,门票价格是最高的,而且还有价无市。罗马歌剧院这个濒临破产的歌剧院,也是特别懂得利用机会,赚钱赚名两不误。

    当然,用穆齐奥对秦放歌的说法,也没绕什么的弯子,就直接讲可以借此拉近和电影圈人士的关系,也同属文艺圈嘛!不过古典音乐的逼格是要更高些,但秦放歌要拍电影,不说自降身份,你平易近人也是应该的啊!搞好关系的好处不言而喻,特别是《海上钢琴师》准备参加明年初的威尼斯电影节,这是在意大利举办的,倾向性都还是有的,穆齐奥这个意大利导演也最清楚其中的门门道道。

    让秦放歌自己去搞这些不现实,他或许也不屑去做,但对穆齐奥来说,他做起这些来就顺理成章得多,也有参加电影节的经验,认识了一票评委。参加电影节的电影,除了电影质量要好外,运作营销这套也是相当重要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个圈子都是一样,不能要求大家都跟圣人一样,甚至圣人都没办法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不是!

    因为这种种原因,穆齐奥对参加秦放歌的演出特别上心,这本来就是特别好的社会交际场合,在西方国家历来就是这样,现在也传到国内那边去了。哪怕不是真的懂艺术喜欢歌剧等,多少也都是会受到耳濡目染的,你要自诩文艺圈的,要个中典故都讲不出来,没听过什么音乐会欣赏过几部歌剧,对时下流行的古典音乐明星没有了解的话,也是会被其他人笑话和看不起的。

    秦放歌也完全把参加电影节这些事情交给穆齐奥他们来办,对他的承诺也没变,以后投资请他当导演拍摄电影,前提是剧本演员要选好。如果他有灵感的话,也是会自己写的,但要自己导演的话,这一部电影其实也就差不多。

    有了这样的保证,穆齐奥哪能不动心,他之前不是没当导演拍过电影,也小有名气,然并卵,能忽悠得投资者一次两次,可要次次票房都扑街的话,投资方也不是傻子,不会一直给你烧钱拍文艺片来着。

    穆齐奥也是特别识趣,也知道即便将来得奖甚至票房大卖,他固然也可以收获更多的名声和赞誉,但就票房这块,秦放歌才是保证。

    眼下的电影市场有心人也都看得明白,即便是那些老牌的大导演,也不敢说拍出来的新电影就一定有很好的票房。特别投资巨大的,要亏本的话,下场只会更凄惨。

    时下市场似乎流行的是大IP加流量明星,但穆齐奥对此并不特别看好,毕竟观众也在逐渐变得理智起来,粉丝数量再怎么多,也没办法完全撑起票房。毕竟,抓住路人观众,才是高票房的保障,这就需要电影品质很高才行,最起码,要比同期上映的强上一个甚至几个档次。

    在这个比烂的社会,其实就怕作比较的。

    以秦放歌现在的声名地位,就算他自己全部投资,振臂一呼,愿意跟着投资的根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