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京城东门
马车徐徐入城,却被阻拦在城门口,车上下来二人。
苏珮下车时,瞧见城门口的阵仗,眼角竟有些湿润。
满朝官员,皆列班城门,肃穆静立,数位老臣颤巍之姿,尤显风骨,孤傲感人。
刘僖姊眼见这一幕,心中亦有感慨。曾几何时,她极其厌恶这些倚老卖老的臣子。那时她初理政事,这些老臣却从未给她留过半分颜面,处处掣肘握权,从来不好相与。可时至如今,这些人又甘心犯帝威来保她周全,她又如何能不感动。
岑怀被贬,右相离京,御史台中丞陶德便站在了百官首,此番见长公主入城下车,立刻领着身后百官迎了上去。
“臣陶德携百官恭迎镇国长公主入城,殿下平叛有功,受臣等一拜。”
“殿下平叛有功,受臣等一拜”
“殿下平叛有功,受臣等一拜”
一时间,城门口跪了一地,红青各色官袍,情景触人。
刘僖姊立刻上前虚扶陶德,眼睛瞥了余光,却看见城门口离她和百官数百米处,有几队禁卫军,人人执兵甲武器。她不由心中暗苦,恐怕这些才是真正应该迎接她的人。
“陶老年岁已高,城门相迎,我何德何能,实在心中惶恐有愧。”
陶德抬头见长公主在外多日,已显消瘦,心中不由揪心。
御史台自大靖王朝初便有,可一直是个不为人重的地方,养闲散职官,并无实权。而如今朝堂上,又有谁人不畏御史谏言
三年前,长公主力排众议,宁可三次上折驳皇上旨意也要重设御史台。东党冯盛极为忌惮,竟派人行暗杀之举,最后也是长公主不惜以身犯险力挽狂澜。御史台自此成为大靖朝最高监察机构,掌一定司法审判权。机构分设三院,台院、殿院、察院。又设侍御史掌弹劾不法、殿中侍御史掌供奉之仪、监察御史掌纠察百僚。自有了御史台,朝中贪腐行事之风打压甚多,朝臣亦多收心。
陶德为御史中丞,当初为长公主所荐,却并非长公主党派之人,多年来持中立之态,为人所敬。
“岑怀何在”
刘僖姊询问一句,岑怀立刻从队中站出,对她行礼。
“殿下今日不该回来的。”
岑怀的性子刘僖姊是清楚的,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也只有他一个人敢直截了当的这么说。
“我若不回,还见不到这场面,岂不遗憾。”
刘僖姊在百官面前一向端正,可唯独在岑怀面前偶有打趣,实属难得。然岑怀却是个不解风情的主儿,见她如此嬉笑,不由皱了眉头。
“大人莫恼,世人谁不了解刘僖姊,我怎会甘愿死在这里。我还要入宫见见父皇,若能平安出来,也还有些话要交代你。”
刘僖姊话毕,又望了一眼数百米处的禁军,后转身对百官还了重重一礼,然后由苏珮搀扶重新登上马车,往那座皇宫而去。
岑怀目送马车离开,心情复杂。前几日中书拟皇上诏意,召长公主回京,却只字未提太子,众臣便心中明了。今日百官城门相待,禁军不敢动手,算是护她一命。可他也料到她是一定要去皇宫的,那里却没人能再护得了她了。
“右谏议大人,为何不劝劝殿下”
韦世绩步至岑怀身旁,小心询问。岑怀被贬至右谏议,品阶与他已经一样,可谁又敢真的将他视以同级官僚。
岑怀道“劝殿下容易,劝皇上难。殿下不愿我等为难,失了臣子忠义,你我又岂能浪费这份苦心,当真与皇上作对。”
韦世绩听罢,当下不再言语。
皇宫内,长长的宫道,刘僖姊换了正服,领着数位女史,以她镇国长公主独享的仪仗进宫面圣。
瑞华殿,皇上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