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 第128章(第2/5页)  皇子妃奋斗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归营,估计天明后围剿就该来了。

    这万余兵马,安王是一人都不想再损耗。

    二人匆匆换药包扎,众臣将已齐聚中帐,议事立即开始。

    摊开这几日临时绘成的地域图,郭淮拱手“殿下,某以为,司兖二州不可久留,我等当迅速北上。”

    他手一划,正是并冀幽三州。

    “并冀幽三州大小势力众多,各自割据,乃上上之选。”

    大小势力各自为政,才好插进去,若是像济王的徐州,桢泉军的青州,这般铁板一块的根据地,撞上去就是自找麻烦。

    安王颔首“季禾此言,正是我意。”

    大方向不用多议,现在关键是三州究竟哪一州更合适。陈昂认为并州,郭淮则觉得冀州更不错,另外也有看好幽州的,诸人商议良久,一时未有定论。

    安王看向卫诩,问“谨之,你意如何”

    卫诩换下粗布麻衣,如今一身玄色扎袖胡服,身姿矫健目光锐利,他注视地域图已久久,一直未语,闻言沉吟片刻,最终手一点。

    冀州,清河郡。

    冀州,还有一小部分在朝廷的管辖范围内,恰恰好,以清河郡的斥丘、武安一线为界。

    卫诩看中的,就是距离斥丘百里左右的一处县城,平恩。

    这一带,类似于三不管地带,大中势力没有,各种小势力频繁更替,是最理想的落脚地点。平恩是个有些历史的古城,城池虽不大,但坚固程度还算可以的,背靠鹅山东临淳水,是处不错的修养生息之地。

    比起安王曾经的大本营郦陵,不值一提,但确实目前最适合己方的。

    更妙的是远离前线,朝廷不可能遣大军来围剿,而平恩以邻近的冀州几大势力都不算太大,万余将士足能固守。

    安王等人仔细推敲一遍,确实如此,郭淮等人信服,安王更无异意。

    “好,明日即拔营,急行军往平恩”

    寒风凛冽中,迎回主心骨的将士们精神大振,次日天蒙蒙亮,已整装待发。

    安王翻身上马,环视身边一圈,郭淮、陈昂、李昕、徐苍等等人,虽损了两万多精兵让人痛心,但好歹诸臣将基本还在。

    良将谋臣,有他们,就有翻身的底气。

    “叔英,节哀。”

    安王的视线,最后落在腰束孝带的徐苍身上。

    没错,徐苍现仍在安王麾下。

    因为徐家已在这一场大变中倾覆了。

    安王事一发,皇帝立即清洗朝野内外的安王,抄家,灭族,徐家也在其中。

    徐家不是中立吗

    那已经是以前的事了。

    远在魏景还没出益州之前,安王欣赏徐苍之骁勇,就想将其彻底收归己用。于是,他就暗地做了好些安排。

    新帝登基后,徐家其实就失去圣眷。魏显并不感冒这些明哲保身的中立派,尤其是徐家从前曾拒绝过他的示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几年下来,徐家不复往日光彩,但好歹根深树大,还稳稳立着。

    安王并没有对徐家做任何事,因为他是想收复徐苍,而非结仇。这事对他不难,因为他太了解皇帝的心思了。

    新帝登基后,朝堂分两派,一派是以齐田为首本权柄极重的先帝旧人,一派则以安王为首的潜邸从龙者。坐在皇帝这位置上,魏显日常平衡二,高高在上。

    安王示弱,接连几次被齐打压,有抬不起头的趋势。皇帝自然是要扶持的,左右一想,又在朝堂环视一圈,他看中了这个不大讨好但有实力的徐家。

    当今和先帝不是一个套路,他示意徐家为安王,徐家敢不从么

    于是,安王很顺利地通过皇帝的手,将徐苍乃至徐家俱绑在他的战车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