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章 第130章(第2/5页)  皇子妃奋斗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齐王,狼子野心一旦攻陷扬州,必定伺机北伐届时他坐拥半壁江山,兵强马壮,诸位可有想过又当如何”

    储竺接到主子密令,务必设法阻止逆王夺取扬州,如若不能,也需尽量拖延其步伐。

    安王比谁都清楚,魏景取下扬州后,枪口会立即对准北方。作为死仇,他首当其中。

    他目前最缺的就是时间。

    储竺一语罢,议事大厅鸦雀无声,他环视众人,缓缓道“此消彼长,齐王坐大,终对徐州不利。”

    他向上拱手“主公,某以为,出兵扬州,势在必行。”

    这话有私心,但不得不说是实情,齐王坐大,于安王不利,对济王也不利。

    一时,不少人面露赞同之色。

    储竺屏息,看向上首,济王却罕见犹豫了,站起来踱了几步,眉心紧蹙。

    实话说,他都走到这一步了,不能后退只能前进,若有失,就是身家性命的代价。但对于这位战神嫡出弟弟,他其实是很有些忌惮的。

    储竺连连劝说,济王都没能下定决心,想了想,看向杨舒“子明,你意如何”

    杨舒虽年轻,只颇具眼光,这二年来出谋划策,攻守得宜,极济王赏识,如今已和储竺平起平坐,两人关系并不和谐。

    听得济王相询,储竺脸色一阴,冷看杨舒,道“听闻齐王妃身怀有孕,即将为齐王诞下血脉,子明乃邵妃表兄,不知可有备下贺仪”

    这差不多直白说,作为齐王妃的表兄,杨舒难免私心,合该避嫌。

    杨舒一拧眉,瞥了眼储竺,也不理,只对济王一拱手,道“在下以为,殿下当出兵扬州阻挡齐王。”

    一句话,立即让储竺消音,济王日常劝和一句“子明之忠,孤从不疑,先生此言,日后且莫再说。”

    他随即言归正传,问杨舒“子明且细说说。”

    杨舒是微蹙眉头说那句话的,明显后面还有话说,听闻济王相询也不怠慢。

    “只齐王雄兵,确实势大,一个不慎易得不偿失,非但不能占扬州阻齐王,且还会折损兵将。”

    很含蓄了,实际是怕五万徐州军一去不回。

    这话说到济王心坎上了,连连点头“子明,你有何良策”

    杨舒抬目“殿下当出兵,然切切不可急进,当退一步,让王吉先行。”

    王吉,打交道好几年了,了解也甚深,此人草莽出身勇闯至今,颇有几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进军历来大胆。王吉必应屈达,且一不做二不休必会争抢先机。

    杨舒建议,就让王吉先行,他们开头虽吃点亏,但后续若战况不好也有王吉顶着,有撤退余地。

    进可攻,退可守。

    济王一击案“子明此计,正合我意”

    保守战策,储竺有些不满,但想想出兵目的达成,后面的事后面再说,遂不再争,拱手。

    “主公英明”

    王吉,四旬出头的汉子,前前后后策划起义十数次,最后一次终成气候。他能有今日,胆大勇闯不可或缺。他确实如杨舒所料,不但应了屈达,而且还欲抢在济王之前,占取先机。

    垂涎扬州数载,苦于无甚战船,水军也极少,如今屈达奉上战船,请他入扬州,如何能不应

    王吉眉目睥睨,一击案“久闻战神之名,正好会他一会”

    此人胆大,却心细,语气傲然,对战术却极仔细,连日商议渡江之策,又再三确定屈达的战船无异常,这才下令,立即挥军。

    扬州内外人心思动,诸事纷纷,魏景却已率大军抵达汉寿郡东境。

    这一路,哨马不断。

    济王王吉,齐齐挥军往南,前者率军五万,后者直接点了八万兵卒,奔赴长江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