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会试日(第2/3页)  好大一锅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耍的还是女人心思。说京城不到十人可见,绝非属实。当然,韩玉喜欢便好。而且钟承止知道,繁斐那日对韩玉说的话,不是虚言。

    从小就养尊处优连个硬床都没睡过的重涵,两个夜晚在木板上睡得甚是难受。钟承止的伤口虽已拆线,但若触碰依然会感到疼痛,更是几乎没睡着。俩人疲惫不堪地回到重府,大吃一顿早早休息,次日又同第一场一样,天还未亮就去排队入场,两日后再出来。如此三场辛苦磨成鬼,待全考完回家,俩人都蒙头大睡了一整日,睡醒起来吃了继续睡。

    到再翌日早上,重涵睁开眼,躺在床上,缓缓清醒过来,突然意识到,只要会试不落榜,自己十几年间不断的读书日子就终于到了个头。尽管学海无涯,进翰林院当个庶常,干的还是做学之事。但再也不会像幼时那样,哭着闹着也被强迫看书写字,也不会像国子监时那样,一月三十天,二十七天全在背书作文,实在枯燥得紧。自己活了十八年,居然大部分时候都是书书文文,也太没意思了。

    殊不知道等到以后某日才发现,原来年少只有读书与玩闹的时候,才是一生中最悠然的时光。

    会试阅卷时间较长,二月十八考完要到三月初五放榜。重涵在床上翻身一想,放榜之前简直就叫就无事可做,怎能不胡乱玩一场

    钟承止来京城已有整整一月,却几乎没出去逛过,重涵决定要好好一尽地主之谊,带着钟承止踏遍京城。重涵一掀被子,麻溜地跳下床洗簌穿衣,再往钟承止的跨院跑去。

    钟承止早上起来又在院子里练功,看来一身功夫确非平白而来。重涵自从病好了后,武功就疏于练习,见钟承止如此勤奋,不禁觉得自己也该补补功课。

    当然,那定不是近几日的事。

    重涵过去一把搂住钟承止的肩膀,乱了他的步子,拖到屋里去换衣裳,随后招呼魏老准备马车出门。

    京城沿着御水河的临水道,全都是各式各样的酒肆、客栈、茶馆与商铺。从临水道往东边延伸的数条小道以及运河两岸,又有各种小店小摊,热闹非凡。

    大运河一年间日日不断地把江南物资送往京城。天色初明,水上就已舳舻千里,忙碌不熄。船上与岸边吆喝的、停靠的、拉纤的、搬运的,人声鼎沸,生机勃勃。而御水河只负责运送少数从水道入宫的货物,便相对安静,时而有一些小舟轻泛,波光粼粼。

    京城的街道与店铺,越往北靠近内城,越精雅安静,越往南靠近运河,越尘俗喧阗,大雅大俗,各有一番风味。

    重涵、钟承止与景曲在临水道靠近运河的地方下了马车。重涵要车夫把马车驶到临水道北边去等候,自己带着钟承止与景曲沿着临水道从南往北逛起来。

    南边的店小而杂,路上还有推着车叫卖的,摆个摊解命的,另有不少街头艺人,说书的、唱曲的、耍杂耍的,样样不缺。钟承止似乎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兴趣,几乎每家店都要进去瞧一瞧,见到小吃便要买来尝一尝,遇到卖艺的就要凑上去看一看。一路走走停停,吃吃喝喝。重涵跟在旁边充当向导及钱袋,给钟承止介绍各种风土民情,再随时递上银子。而景曲完全成了搬运工,硕大的个子严肃的表情,拿着还来不及吃的糖葫芦与大包子,着实有些喜感。

    三人沿着临水道从南走到北,耳边的喧嚣逐渐消散,周围的行人愈来愈少。待走到内城附近,能看到内城城墙内的深宅大院露出些许屋顶和树冠,四下已完全听不到人声,只有微微的风动水响。寻常百姓没事不会随便接近内城,这处的河边便显得干净而清幽。岸边种着株株柳树,树下还有几张石头长凳。

    重涵本想找家酒肆吃饭,钟承止指了指景曲抱着的一大堆吃食,表示这已足够当午饭了。

    时已近三月,春暖初显,又是大好晴天,顿觉冬寒不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