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第十七章(第2/3页)  林妹妹她总是不来[红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略都说说罢,挑重点。”

    “是。”林之孝应了,便开始解说贾家的情况。

    贾赦安静地听着。

    事实上,这些他大部分都知道了,如今从第三人口中再听一次,也不能掩盖那再次涌上心头的郁闷之情。

    这个世道,男人大都是瞧不起女人,觉得这些内宅妇人“头发长见识短”。

    曾经,初代荣国公贾源因为不理解先帝苦心挑了个隐世家族付家嫡女做儿子媳妇的用意,便对这个付家女亦就是当今皇后暗地里多关注了几分。

    也不知道皇后娘娘做了些什么,反正贾源对贾赦的继承人教育里,就有这么一条绝对不能小看女人。

    对此,过去的贾赦其实有点不以为然的。虽然“要听祖父的话”这个习惯使然,叫贾赦行事谋划也很注重女人在这上面的影响。

    但他对他身边的女人,如母亲妻子弟媳妹妹们,均不怎么在意和关注。总觉得有他在镇着,家里再翻也翻不出什么风浪。

    这不,现实就叫他摔了个大跟头。

    虽然是他遭人暗算脑子不正常在先,但假如他上心些,早一步定下几种应急策略,也不会落得今日如斯田地。

    如果祖父贾源还在世,贾赦一定要殷切地跟对方说女人是该小心些,然而护犊子的母亲比普通女人可怕百倍,更别提又护犊子又偏心的母亲了

    贾赦他老娘、贾代善之妻、一品诰命夫人贾史氏,就是这么个偏心偏宠幼子的母亲。

    贾赦过去常常想,这同样都是贾史氏的亲儿子,怎么这各自的待遇就差这么远呢

    却说贾家之所以千辛万苦也要与张家联姻,最主要原因便是要教养下一代兼打开文官那边的缺口,达到让贾家顺利武转文的结果。

    别的不说,贾赦的嫡长子贾瑚在念书方面的确颇有天赋,练武方面也没落下,是难得的全才。

    而贾赦,一落草就到了祖父祖母身边。初代荣国公就不说了,初代国公夫人可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女子。待两位老人分别仙逝后,贾赦已经懂事了。

    因此贾赦受父母的影响不多。

    同样受父母的影响不多的还有贾代善,因其跟散养一样,打小就混在兵堆里,可说见兵将的次数比父母还要多。

    真正养在父母身边的,只有贾赦的嫡亲弟弟贾政与小妹贾敏借着这两个小的,贾赦发现,他父亲贾代善和母亲贾史氏的教育方式,实在不怎么样。

    贾代善这边,就是各种请夫子,偶然过问一两句。

    而贾史氏呢,则是不遗余力地捧着哄着,甚至营造出一种贾家上下都对贾政兄妹众口交赞的环境。

    年月久了,俩人都变得很有些自视甚高、自命不凡。

    贾敏是个姑娘家还好,有贾史氏的言传身教,又有贾代善专门请的各种西席,以国公嫡女来说,这些差不离了。至于那些小性子什么的,叫她丈夫去管便是。

    贾政呢,虽也有各种夫子教导,但由于老贾家的天赋限制,念了这么多年硬是没念出什么花样来。

    偏偏贾政暗地里把自己当做是至圣先师再世,这科举总考不上啊,不去思考自身原因,却认为是时机未到。

    考的次数多了,贾代善也忧心了,这不,上遗本向圣人给贾政求了一个工部员外郎的官。

    贾政虽没说什么,但心里肯定有埋怨父亲坏了他的科举之路的,但鉴于“皇命难违”,他最终还是去了工部。

    但他也是个厉害的,这员外郎的位置,他一坐就坐了十几年,屁股动都没动过这已经间接说明了他不谙世事、木讷迂腐的缺点了,偏人家却觉得是上司识人不清让他怀才不遇的。

    括而言之,当初贾源的“好媳妇有助于培养下一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