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章 第七十三章(第2/3页)  红楼林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哦”谋士疑惑道“倒不知是谁与草民这般有默契”

    “姑苏林海。他儿子可还在你府上呢。”李承景手指轻捻,看着手中的书信渐渐烧为灰烬,落入书案上的鱼戏莲间白玉笔洗中,缓缓道“他不止叫我退,还提起了废太子。”

    谋士一怔,立马反应过来,道“妙废太子在时虽犯了圣上大忌,可他的死也是圣上永远的痛。”如今眼看着夺嫡情形重现,只怕当今又会想起废太子了。

    李承景感怀道“当年父皇虽恼怒至极,以致废了太子,可谁料废太子却因此没了。这么些年了,父皇虽不曾说起,可本王看得出来,他心中时常感伤。只怕如今父皇想起来的都是废太子的好了。”

    “所以,本王不能争。”李承景沉声道“即便要争也不在这时候。”而且他还得让皇上知道,他不欲与四哥相争,不是怕了四哥,只是顾念手足之情,不愿再重现太子二哥与明王皇长兄的悲剧罢了。

    “王爷的这番心思必叫圣上欣慰。”谋士笑道“废宫还圈着位废太子留下的皇孙呢,如今也到了成人的年纪了。”

    李承景笑笑不语。

    谋士又笑道“原来是林海,怪道他想到了,当年他可是极得圣上心意的。只是草民还以为他会只做个纯臣呢,倒不知他也入了王爷麾下。”

    “我倒是想收了他。”李承景伸手轻抚书架上的一幅画卷,随意道“他确实是一直忠于父皇的,可不轻易倒向谁。当年我虽年幼,后来却也想通了林海为何会放弃御前行走转而避出京城。”

    谋士也点了点头,道“林海此人,当年年纪轻轻的,便连太子和明王的拉拢都敢拒绝,如今这么些年的历练,只怕越发是个老狐狸了。不过如今他能来信提醒王爷,说明他心中也是有几分意思的。”

    荣国府

    这日,贾政之妻王夫人正在婆婆贾母上房摆菜递饭,其儿媳、贾珠遗孀李纨安箸进羹,贾母于正面榻上独坐,瞧了一眼,皱眉问道“老大家的呢,怎么不见人”

    身旁一名叫鸳鸯的伶俐丫鬟回道“大太太那边来人告了罪,说是过几日琏二爷大喜要用的一些东西还没安置好。”

    贾母不置一词,只问道“宝玉呢”鸳鸯道“宝玉刚困了,让李嬷嬷看着睡了一会儿。才去瞧了,刚醒呢,得梳洗了过来。”

    贾母嗯了一声,道“让他慢慢过来,不必急。”又问王夫人道“元丫头那里怎么样了”

    王夫人忙回道“老太太放心,嬷嬷们说规矩气派都极好了,再加上咱们家的门第,元丫头的才貌,顶顶的出挑。”

    “好。”贾母闻言笑道“如今就等着七月的大选了。这些日子你可得盯紧,万不能出一丝差错。我那儿还收着一匣子好宝石和两匹难得的料子,回头再给元丫头置些好的头面衣裳。”

    王夫人听了,欣喜应下。只是想着女儿不日便要进宫,离了身边,日后只怕轻易不得见,心里又涌上了几分不舍。

    这时王夫人耳边听得贾母叹息道“再打国公爷去了,咱们家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贾母继续摇头伤感道“可恨我生了两个儿子,竟都不是做官的料。老大自己混账倒也不说了,你们老爷倒是好的,偏又缺了运道。唉小一辈的,琏儿不中用,幸而珠儿有出息,可谁想他倒是先抛下这一家子没了,叫我这心里怎么受得。”

    提起贾珠,贾母是真伤心了。贾珠与贾家其他子弟不同,是真正知上进、有才学的,贾母一向视他为贾家振兴的希望,谁料竟英年早逝了。

    “如今也就一个宝玉了,他是有大造化的,家里也都指望他了。”想起衔玉而生的贾宝玉,贾母总算有了几分安慰,“只是他还这样小,这一大家子总要寻个依靠才是,只靠亲戚世交们照应也不是长久之道啊。这也是没法子了,不然我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