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021:贾太公挟恩议亲,贾代善看才娶媳【新】(第1/3页)  [红楼]快,让我吸一口仙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荣禧堂

    贾代善正在来来回回踱步,他面色激动,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好,真好,真是太好了!果然啊,老子读书,儿子就聪明,看看老大和老二,可不正是这样么!”

    “老大那不成器的,不肯好好念书,如今带累的贾瑚这臭小子也不爱读书!”

    “反倒不如老二,自幼酷喜读书,现在呢?生的玉童这样聪慧!”

    贾代善素来有转换门庭的想法。

    自本朝开国至如今,武将在朝廷上已渐渐没了用武之地,圣上重文臣治天下,他们这些武将勋贵之家的子弟难以出头晋升荣获官爵,若继续下去,等爵位一代不如一代的传到底,他们这些武将勋贵也就没落到彻底成了平头百姓。

    如今太平天下,他们家若想保持荣爵,甚至更进一步,那就只有转换门庭,从武将之家转变为书香之家,读书科举,考取功名,以此为晋升之路,升官加爵,甚至,经子孙几代读书做官之下真正成为书香世家,由此,贾家可传千百年。

    这种想法是从贾代善的父亲贾太公(即贾源)开始有的。

    贾太公由青年至老迈,历经几十年的朝廷风云,初时不觉,但随着开国几十年了,身处其中的他越发感受到朝廷中的文臣一年比一年更加受到圣上的重用,而他们这些武将在朝廷上则一年比一年更加沉寂。

    贾太公深知,现今已非当初乱世开国之际了,如今天下太平,各地民生尽皆安稳,他们这些武将若想要家族长长久久永保荣华就只有紧随朝廷,转换门庭变作书香之家,令子孙读书科举,由此晋升官路,如此二三代,书香之家,永传于世。

    然而,贾太公醒悟的略晚,其膝下长子贾代善已年逾三十,错过了读书的年纪,于是贾太公只好将目光放到孙辈上。

    贾代善娶妻史氏,有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

    孙辈唯二,贾太公延请身上有功名的读书人教导贾赦和贾政读书,只盼将来他兄弟俩个能够读书科举,考取功名,晋升官路,诗书传家,如此,贾家千百世基业长存。

    贾太公十分重视贾赦和贾政兄弟俩读书的情况,每日都要过问,虽喜贾政四五岁的年纪就已将书读得朗朗上口,然亦可惜长孙贾赦。

    贾赦自生来便养在老妻身边,老妻素来溺爱他,纵着他每日玩耍闹腾,如今被拘着念书,他坐不住也学不进,只想着去玩,只贾太公偏不许,他便佯装身体不适,贾太公虽心知多半是他在耍滑头,但奈何老妻素来十分溺爱他,只他一说头疼或身子不舒服,老妻便忙护着他。

    于是,贾赦十一二岁的年纪了,读书还不如四五岁的弟弟贾政。

    贾太公气得动了几次棍棒管教贾赦,偏老妻哭得两眼红红,贾赦亦嚎叫得震天动地。

    一个是相伴多年又给他生育了嫡长子的老妻,一个是养了十来年的嫡长孙,一个哭,一个嚎,折腾了几次下来,贾太公亦是心疼,只能恨铁不成钢。

    从此后,贾太公只好把希望大部分都放在贾政身上,所幸贾政四五岁启蒙读书年纪正好。

    贾太公喜爱贾政念书,于是一日比一日更加重视贾政。

    贾太公都想好了,将来贾政娶妻,必要娶个读书人家的女儿,如此,妻族便成了贾政读书为官的助力,而长孙贾赦,读书不行,学武也不行,不若同武将勋贵联姻,以示旧日情分之谊顺带再拉近拉近关系。

    贾太公的打算很好,可惜贾家为武臣,素来和文官没有交情。

    贾太公在脑海中扒拉了很久,才终于找出个和贾家有那么些渊源的读书人家——张家。

    当年贾太公初出随□□皇帝征战四方时,曾于一役救了如今张家老太爷一命,而如今张家已是朝廷中流砥柱,在文林中素有盛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