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比剑?比箭?(第2/3页)  [三国]焚香祭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百里加急的速度冲上官道,眨眼便与崔颂的马错身而过。

    崔颂还未来得及看清那人的面貌,只依稀见到藏蓝色的骑装,皂色的高头大马。

    一丝淡淡的幽香萦绕在鼻尖,转瞬即散。

    崔颂被这道短暂的香气吓了一跳。

    因为生产力的落后,他自穿来的那刻就对古代的生活水平不抱任何期望。可刚刚那道香气,竟比他在现代接触过的任何香水都要好闻

    清幽疏冷,却又不失温和。

    崔颂勒马停驻,回首远眺,那一人一骑早已绝尘而去,只能从背影辨析出那是个年轻的男子,气质卓然。

    崔颂只得放下问香的心思,驱马与崔琰并行。

    说到香气,崔颂倒是想起一人。

    荀彧,曹操手下数得上名号的重要谋士与功臣,在计谋与内政上都颇有建树,更以君子之风与那一身的香气闻名。

    据说他坐过的草席都能香上好几天。

    历史上对荀彧的评价是这样的“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陈寿”;“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亵。曹植”。

    也就是个高洁高雅、才智过人、自带香气光环的美男子。

    就连三国的狂士祢衡那个投奔谁就让谁没脸的愤青,在恶意评判荀彧的时候,也只能说一句“借面吊丧耳”凭着长相参加丧礼;古代吊丧的人需长相俊美。也算是变相的夸奖了。

    崔颂才一转过“刚才那人会不会就是荀彧”的念头,马上又干脆利落地否决。

    哪有才穿越过来就一直撞见三国名人的道理因为原主的关系认识戏志才和崔琰已经是个大写的bug了,又怎么可能随便出个门,遇上个人就是荀彧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崔颂暗暗自嘲,抬眼一扫,自家便宜侄子正端坐于马背,手执长弓,另一手自后背箭囊里拈出羽箭。

    箭由毛竹所制,长约三尺;羽翎被炭烤过,尾端略有粘结;箭身削得无比光滑,没有任何图腾之类的标识,只在羽翎前端刻了一道红痕。

    再看自己的箭囊,整齐列着十数只同样的羽箭,只刻痕是蓝色,旁的没什么不同。

    搭弓,拉弦。

    崔颂冷静地瞄准前方,不断做着自我暗示。

    只不过是从静靶变成动靶,引弓射箭他早已演练了无数遍,又有原主的身体本能在,没必要退缩。

    沉静的眸光中,倒映着箭镞疾射而出的虚影。

    只听“噌”的一声,百米外摇动的草垛没了动静。

    策马绕道草垛后,刚刚从他们眼中一蹿而过的两只獐子,此刻已倒在地上,头部被同一支利箭穿透。

    崔琰赞道“一箭双击,直取要害。叔父箭术之高超,琰远不能及。”

    崔颂面色淡淡地应了一声,内心却无比蛋疼。

    他原本只瞄准了一只,而且瞄准的是屁股,不是头。

    结果却瞎猫碰上死耗子,还玩了把一箭双雕的把戏。

    只纠结了一会儿,崔颂便舒开了心中的郁气。

    明明准头很烂还要被当作神射手,虽然感觉很糟,但总归比穿帮强。

    只是这射箭果然不是容易的活儿,射移动的靶子更比静靶难上无数倍,这次能靠狗屎运混蒙过关,下次就不一定了。

    感受到庞大压力的崔颂射了这一箭后就不再拉弓,慢慢驱着马,旁观便宜侄子一箭又一箭地射出,十箭九中,很快便拉了一小车猎物回来。

    跟来的家仆麻溜地收好猎物,为两人更换弓上的弦。

    待崔琰射空箭筒里的二十只箭,又见崔颂不动,不由奇怪地询问。

    “叔父好似兴致不高”

    担心再射就露馅的崔颂摆了摆手,作出一副“我目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