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董卓进京(第2/3页)  [三国]焚香祭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赏心悦目;董卓这西凉来的莽汉,又糙又黑,声如响雷,身上还带着一股重味,简直就是异端,加上那军队中混出的杀气,直接把刘辩吓哭了。

    董卓的脸有点挂不住。

    不等他心中憋火,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忽然上前一步,握住刘辩的手“有此等忠君爱国之将士,皇兄心有所感,欣慰而泣也是人之常情。”

    董卓脸色稍好,再看陈留王,不由大感惊异。

    陈留王神情自若,举止大方,一点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孩童。

    这皇家气度叫董卓心中的轻视收敛了些,正要再说什么,忽听陈留王刘协笑岑岑地道。

    “只是董将军虽为忠君爱国之义士,到底远离京畿已久,竟不知谒见天子,当退军三里,下马除剑,以示敬重”

    董卓大惊,忙跃下马,摘剑束袖,纳首而拜。

    再说京中。袁绍率兵攻进宫门,见到宦官就杀。尸横朝野,血流漂橹。士兵们杀得疯魔了,连白净无须的皇宫侍卫都不放过。

    得知宫中异变,本在家中休沐的荀氏叔侄久久未言。

    二人面前摆着一座棋盘,黑子白子交错,陷入僵局。

    荀彧放下白玉棋子。

    “崔兄弟莫非对宫中之事早有预料”

    前几天刚隐晦地说了一番“天命无常”的话,今天就出了这么大的事,这也太巧了。

    “迟早之事,谈不上预料。”荀攸徐徐接口。论见微知著,履霜而知冰,他不逊于任何人。以何进的脾气,失败是注定的,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荀攸认为,比起预料何进的死,崔颂的那番话应该另有深意。

    天难谌,命靡常。

    天道无常,世事无常。

    结合尚书中的前后文,荀攸抚平袖上的折痕,心中微惊。

    万物无常王权亦如是。

    崔郎之意,莫非

    等到袁绍逼宫屠杀宦官、天子被胁出宫的消息传来,二人蓦地起身,因过于惊骇,不慎掀翻了整座棋盘。

    玉制的棋子落得一地皆是,碎裂开来,溅到二人脚边。

    “天下乱矣。”荀彧神色肃重,未及整理这一地的残局,动身去寻京畿尉。

    荀攸在原地顿了半刻,扬声吩咐仆从替他备马。

    “必不能让外军进京。”

    宫中的事虽然没有在城中大肆传播,但又是调兵马又是厮杀,民众不是瞎子,谁都知道发生了大事。家家户户紧闭门窗,生怕蒙受无妄之灾。

    崔颂听到城中的动静,嘱咐家中仆从收拾东西,把银钱玉器、书籍珍本藏进地窖,只把不易携带、大件的贵重器物留在外面。

    防火防盗防董卓,西凉军进京后到处抢劫,世家富户全不放过,他好歹要把自己的盘缠捂实了,这些带不走的青铜鼎、透光镜、玉屏风就随便他们搬吧。

    崔颂已经做好了随时跑路的准备,佩剑被他磨得锃亮锃亮,那匹脾气很大的马也叫他沟通过感情,拿上好的马草喂得精壮神气,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心怀天下的荀氏叔侄犹在奔波,但都不大顺利。

    京畿尉那边的大部分兵力都被袁绍带走,剩下的要维持军中治安,不可轻离。

    而荀攸并非身居要职,无权入尚书台发布诏令、阻遏外军入京,只得去寻袁绍。

    袁绍在宫中杀的很嗨,根本不知道有人在找他。

    听说河南中部掾闵贡找到了皇帝,正亲自护送天子进京,他更是毫无顾忌,忙着清洗所有的宦官,誓要在天子回京之前把皇宫“洗得干干净净”。

    忙着为自己将来的政治生涯做准备的袁绍没有想到,最后踏入京城的,不止有天子,还有董卓。

    终于把宦官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