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第四章(第2/3页)  男后他深藏不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把写好的信都装入信封吧”夏光对玄澈说道。

    “主上”首领太监王丹似乎有话要说,但是被玄澈制止了。

    “好的,没问题。”玄澈对夏光说道。

    走在夏光写信的桌子跟前,玄澈才发现夏光的字居然是如此的漂亮有风骨。每一个字都擎苍有力,笔笔生辉,而且非常端正,看上去漂亮极了。字如其人,玄澈想着夏光就如同他的字一般,是个十分端正有礼的孩子。

    玄澈拿起了夏光刚刚写了一半的书信,这封信是帮一个叫赵老汉的老头儿写的信,内容是寻找他已经从军了的儿子。

    “你这一手行楷练了几年了”玄澈问道。

    “记不清了,从我三岁起,我爹爹就手把手的教我练字。”夏光回答道。

    “你不错,很好”玄澈夸赞到,这世上能让他说出不错的东西十分稀少。

    “别研究我的字了,凌先生,这里还有这么多封信要写的。”夏光说道,随后在桌子后的石板凳坐了下来,继续帮灾民们写信。

    这一写,就写倒了黄昏,后面还有很多在排队的,夏光让他们先回去,说自己明天还会再来。

    离开难民营后,玄澈和夏光并排走在平滑的石板路上。

    “在想什么”玄澈问道,发现夏光一直在思考着什么。

    “我在想,有什么方法能够帮托我写信的人早日找到他们的亲人。”夏光笑笑回答道。

    “寻人如大海捞针一般啊,你又什么好的办法么”玄澈问道。

    “其实,难民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不通畅,有很多难民的亲人明明就在他们旁边,可是却发现不了,今天有一个托我写信的冯老汉,他的女儿其实就在难民营里面,但隔了十几天两人才相认的。”夏光缓缓的回答道。

    “然后呢你应该对此已经有一些想法了吧。”玄澈继续问道。

    “是有一些想法,我认为朝廷应该设立一个临时机构,专门管理难民营,首先将所有的难民的名字都登记造册,然后按姓氏排列下来。将这个册子誊抄几份,再造出一个大字报,贴在墙上,供来来往往的难民查找。”

    “这样,和亲人失散了的难民就会很快的发现他们的亲人在不在这里。将誊抄的那几分可以送到各州,这样远在外面的游子,也能及时的找回自己的亲人,与亲人相认”

    “将难民登记造册之后,也利于朝廷的管理。”

    “此外,我还觉得应该将难民以三十人为一组分成队伍,按队给他们吩咐差事,让难民们做工,通过劳动来获得报偿,养活自己和家里人。本身天京就有劳动力不足的软肋,这些难民来了,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夏光絮絮叨叨的说了好多,玄澈认真的听着,心想这个夏光不光只会读死书,对人员管理和应急对策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刚刚说的办法都非常的实用,他这个做皇帝没有想到的,夏光都帮他想到了。

    在大批的难民涌进京后,所有人都只知道开粥放粮,从来没人想过还能利用这些难民做些什么。夏光的办法既能解决京城劳动力不足的难题,又给了这些难民一条活路,让他们能够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填饱肚子。

    如何整顿这些难民,是这些天放在玄澈心里的一块大石。

    “你说的都很好,为什么不去应天府里上书呢”玄澈问道。

    “我只不过是一个举子,应天府里的大老爷哪里会听我说话呢,不过我将这些事和我爹爹谈了,他说会替我上报给陛下。”夏光回答道。

    夏文远还没有对他上报过如何整顿难民的事情,玄澈想着既然他没汇报,那自己不妨先按夏光的这些想法吩咐下去,让夏文远无话可说。

    “天色虽然已晚,但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想请你到我的宅子里面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