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第016章:吃臊子面(第2/3页)  进击的农妇[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架子上头放柴底下的空间放了竹条编织的鸡笼,这个地方就是准备专门用来放鸡笼的了。

    一般到每年开春家里会新养一批鸭子和鹅,这些鸭子和鹅一般早上会赶到田野里,溪流中,然后晚上再赶回来,鸭子和鹅晚上歇息时不像鸡是呆在笼子里的,一般晚上是圈在竹栅栏里,以往平时朱娇娇家都将鸭子和鹅圈在堂屋里,或者是堂屋另一边没有铺木地板的一间房里。

    但养的鸭子和鹅一般不过冬的,都是到天冷了之后很多就杀了做熏鸭。

    今年在厨房里头的柴房底下留了空间可以给鸭子们用了。将鸭子赶进柴房底下的空间,再将竹栅栏一围,就是一个极好用的鸭圈了。

    多功能屋算是完全的完工了,灶台一烧火就用上了,但阁楼却还只是间隔了出来几间房出来,房间里头的家具一件也没有。

    堂屋的阁楼,靠近朱娇娇卧房那个方向的隔出两间房,靠近厨房那边的方向,只隔了一间房,留了块空地放大箱柜和组合柜,横着放一个,竖着放两个,竖着的大箱柜对面一排双层组合柜子,空地刚刚好,因这块空地的外墙上方也开了个小窗,白天的时候光线倒还好。

    其他每间阁楼间隔出来的房间都是有开窗的,一为透气二为光线。

    除了两姐妹现在睡的房间,其他的房间现在基本上都是空的,里头的东西需要平时慢慢地打制,慢慢地给每间阁楼配上矮床、衣柜、桌椅等等,这事倒不必很急,反正,小孩儿们都还没有全部来呢。

    完成了这一件大事情,结算了工钱和部分材料钱,欠着大队部的木材款还没结算,因着明账上的钱就只剩下几块钱了。

    家里的木材那是一根也不剩了,以后还有那么些家具要打制,赚钱的事情又被提上了家庭会议。

    说是赚钱,但其实除了卖柴和菜干,又或者卖劳力,暂时并没有其他的方法赚钱,也不敢用其他的方法赚钱。

    家里的菜干除了蘑菇干那是真的没有别的卖了,蘑菇房的产量不错,家里现在也烘了有不少的蘑菇干了,想想后天就是元宵节,大家深觉可以趁此机会明天去卖一批东西。

    说行动就行动,一家人趁夜收拾了一千斤好柴,三百六十斤的蘑菇干全部装上,第二天早上简单吃了早饭,一家人悄悄地出发进城。

    这次没有去煤机厂找罗科长,四个大人,一人背了两百来斤柴,百来斤蘑菇干,分散在了供销社和农贸市场门口。

    一进城就发现了,卖东西的不多,但买东西的却很多。

    随便一打探,上好的柴火都卖到三块钱了,普通的菜干也是五毛钱起价,像蘑菇干这种山珍,都卖到八毛钱起价了,这种价格真的是很不可思议,竟然卖得比年前还要贵了。

    而且买的人还很多,一看到朱家的人过来,马上就围了过来,朱娇娇家的蘑菇干都是些普通的品种,也没有提价,就按的最低的八毛钱的价卖的,求大于供,很快朱娇娇家的柴跟蘑菇干都清空了。

    这回朱娇娇家没什么要买的,领着孩子们先去供销社把这个月的缝纫机分期款给付了,就领着孩子们去名胜古迹转悠了。

    上千年历史的花塔,两千年历史的古城墙,据说是陶渊明种的古树,传说与明王室有关联的古桥,还有某著名军校的分校。

    一家人不疾不徐地将这些逛了一遍,看了个大概,最后转回农贸市场买了些鸡崽子鸭崽子鹅崽子,又转去一条小巷子里头吃臊子面。

    在楚南县城里这种小巷子极多,一般转悠进去就会发现每条巷子里头都有那么一两家卖汤粉汤面的,米粉和碱面算是楚南特产,朱娇娇记得自家孙女儿就特别喜欢这个味儿,每次回来都要跑外头吃上几碗,在发展几十年之后米粉比碱面声名更大一些。

    楚南的米粉跟面条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