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第2/3页)  宝儿的六零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敬点孝道。平时总邮寄点自己晒的红薯条、笋干野菜啥的,不值得当几个钱儿,可是她的一份心意,想来她亲妈收到,心里也很高兴。

    徐宝这次进县城,除了要取钱,还想趁机看看有没有人卖房。她在去年考上了县高中,不过因为饥荒的缘故,她只读了一个月的书,学校就停学,说是等饥荒过去,开学再另行通知。

    那时候她在高中和家里来回跑,每天天没亮就起床,花两个小时徒步跑到学校,半夜十二点前才回到家。

    方如凤看她来回跑太辛苦,想给她买辆自行车骑骑,但却自行车票,就给方如兰写信,让她弄张自行车票。

    不久后方如兰回信,顺她上次弄自行车票的人情都还没还清,这次是弄不到了。方如凤没办法,就动了要在县城买个小点的房子,让徐宝住在县城读书的心思。

    这年头城里的房源紧张,一大半都是国家工厂所建,分配给机关政府单位工作人员和工厂正式员工。少部分是原住民自建房,国家统一修葺分配,一大家子人挤在十多平米或者二十多平米的狭窄屋子里生活。要想买到空房子,实在很难。

    不过这两年闹饥荒,国家救济粮跟不上,城里人饿死了不少,很多城里人为了活命,几十斤粮食就能换间屋子住。

    甚至很多城里人饿得受不住,一窝蜂的往下乡下跑,挖野菜,刮树皮,讨粮、偷粮、抢粮甚至有些城里女人为了一个红薯,一块黑面馍馍,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和乡下的汉子睡一晚交换粮食

    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粮食换一间房子,其实很容易。

    方如凤见徐宝要去取钱,原本打算拎一袋五十斤左右的红薯,跟她去县里看看,能不能换个房子住。

    徐宝以她在县城读了一个月的书,对县城比较熟悉的理由,拎上方如凤给的粮食,婉拒李建国骑自行送她去县城的好意,自己跑去县城。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她去县城,不仅要买房,还想在黑市看看能不能弄辆自行车,或者买些古董啥的放在空间里,等着若干年后增值,造福子孙。

    要是李建国送她去,到时候她要按约定好的时间去找他,做任何事情时间都紧巴巴的,她还不如一个人去咧。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从徐家出来,跑了一段路,徐宝就把背上扛着的红薯,用意念转移进空间,只挂着一个空空的麻袋在肩膀上做做样子,而后健步如飞的朝县城里跑。

    初秋的清晨有些凉意,去往县城的土路两旁大树树叶,随着天气的变化,悄悄落下一片金黄。像一层金色地毯,弯弯曲曲的通向远方,看起来有种别样的秋风美。

    这样的美景徐宝无心欣赏,昨夜了一场,道路看起来干净清爽,实则一踩到树叶,下面就是泥泞的稀泥水洼,一双布鞋没走多久就被浸湿,鞋底还沾了厚厚一层的稀泥,跟穿了一双高跟鞋一样,根本不能跑。

    徐宝苦不堪言,心说自己怎么脑抽,选择今天上县城呢

    又后悔没坐李建国的自行车。虽说自行车骑在泥路会有打滑摔倒的危险,但只要沿着土路边上长的杂草小心行走,有等于路障的东西摩擦着车轮,速度骑慢点就不会滑倒。

    怎么着也比她现在走路一步一滑的去县城好啊就她现在这蜗牛的速度,她要猴年马月才能到县城啊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身后忽然传来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徐宝下意识地让路,心里嘀咕,不会李建国追上来了吧

    毕竟这年头自行车少,拥有自行车的人,掰着手指头都能数清。她让开的同时,正准备回头喊李叔叔,待看清来人时,到嘴的话生生憋了回去。

    骑自行车的人不是别人,是穿着一身黑色长衫的陈渊,他的车座后头搭着陈秀,看见路上走得人是她,陈渊停下车,陈秀跳下车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