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6(第2/5页)  宝儿的六零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能当饭吃么瞧瞧他们一个个细皮嫩肉的样子,平时怕是碗都不会洗吧尤其那四个女同志,还擦脂抹粉,像那些唱曲儿的戏子一样,脸白的不成样儿,那是干活儿的样子吗”

    “我看也是,男同志就罢了,那四个女同志模样虽然长的都不错,可那屁股也太小了,不是生儿子,干粗活儿的料儿”

    那十个知青在台子上面听到下头说得话,脸白一阵,青一阵的。他们年纪在十六到二十岁之间,有六男四女,原本都是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在领袖的号召下,主动下乡支农。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觉得到了农村一定会大施拳脚,一定有大作为,可具体做什么,他们根本没细想过,就收拾了自己简单的行礼,义无反顾的跟着一批批热血青年前往全国各地下乡。

    真到了乡下,他们就开始后悔了。

    那路啊,跟城里头平坦的水泥青砖路完全不同,全是土路不说,还又窄又全是泥,到了县城就没车往乡下走,得靠他们甩着双脚,一脚深一脚浅,脚后跟都磨脱了皮,走的人都快死了,这才到了公社。

    原本以为到了公社,可以好好的休息一顿,没想到气都还没喘上几口,又被撵着往生产大队走。

    这快到中午了,以为生产队会先给他们安排住宿饭菜,却是先开会,让他们站在台子旁,任由那些满是补丁,灰头土脸的乡巴佬对他们评头评脚。

    四个女知青脸涨的通红,一副羞愤欲绝的模样。徐宝看见,忍不住在李建国旁边猛咳几声,递给他一个眼色。

    李建国回过神,匆匆说了几句结束语,就把那十个知青往知青点里领,对领头一个年纪最大,名叫周富强的男知青说“一路过来辛苦你们了,今天你们好好的休息一下,明天开始,你们就得跟着我们社员下地干活儿,到时候我会安排两个老庄稼把式过来教你们干活儿。你们得尽快熟练起来,到时候干多少活,计多少工分,换多少粮食。要想不饿肚子,就得踏实本分的干活儿。我先给你们三天的粮食,三天后有没有饭吃就靠你们自己了,平时如果有困难,遇上事儿,可以来村委会,找村干部帮你们解决,但村干部也要下地干活儿,有没有空帮忙,就看他们有没有时间了。”

    说着,在众知青生无可恋的神情中,把跟在知青后面的五个村干部全都介绍了一遍。

    有个留着学生头,长得斯文秀气,看起来不过十六七的女知青,瞧着知青点土墙稻草屋顶,里面除了几张木板床,一个土灶,两三张破凳子,连床棉被都没有,就让他们住进去,顿时一阵埋怨。

    听说那个身形颇为圆润,但年纪轻轻跟她差不多年纪的姑娘是村干部,平时就在土地旁边计分督工,心里羡慕之余,主动跟她打招呼,“徐计员是吧见到你很高兴,我叫冯媛媛,原本是上海人,高中毕业生,应国家号召,主动下乡来支农。我也知道这年头大家不容易,尤其是你们乡下人更是困难,我们来这里是不该有怨言问题的。可这屋子也太破旧了,那屋顶居然是茅草做的顶风一吹,不得全部刮走到时候我们不就成了落汤鸡,生病了怎么办所以我想着,徐计员家里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让我跟你一起住,不说别的,我到时候肯定把你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的,等我回到上海,你要想在上海找工作啥的,我一定托我爸爸帮你找活儿。”

    那一副居高临下,看不起乡下人的口气哟,不知情的还以为她是某个高官的女儿下放在乡验生活呢。

    徐宝嘴角抽了抽,面无表情的说了句“不好意思,我家也是土墙茅草屋,我在这种破房子里一个人住惯了,不习惯和人搭一屋儿住。”

    其实这一路来,十个知青都发现红旗社的屋子以土墙屋为主,青砖瓦房神马的,几乎没有。

    那冯媛媛是想着徐宝年纪轻轻就当上村干部,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