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东宫(第1/2页)  南国稿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夜,大雨滂沱,轻狂的风到了深宫之中也只能卷起烛光微微晃动。

    东宫内,灯火通明,无人安睡,却是一片寂静无声。东宫太子都无声坐于窗前不曾安塌,底下的人又如何敢高枕安眠。

    他一身浅色月牙白的太子简服,烛光映衬下祥云和蛟龙的纹饰流光溢彩,乌黑的头发整齐的高高束起,头戴白玉冠,中间横叉一支白玉簪,清润的气质使得整个人丰神俊朗,他面若敷粉,皮肤白皙光洁,眉似剑锋,尾处凌厉。黑发,白玉,以及如玉般的皮肤相得益彰,五官精致极了,仿若女子,要不是那眉那眼的肃穆雅正,怕是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女子。

    只见他独坐一隅,微微阖上眼,面上并没有什么神色,看似是闭目养神,实则大约是沉思难以抉择。

    倾盆大雨隔着重重宫门在殿内人听来已经变得稀疏,更遑论女人的嘶哑的声声叫喊。室内,明亮的烛火摇曳,柳絮白的帷幔与悬挂的流苏缓缓晃动。

    “权叔,拿本宫斗笠来。”

    话音未落,只见一人携了斗笠静立笔墨纸砚俱全的书桌一角。来人虽年过半百,但脚步轻盈,动作麻利,想来是个精于武学之人。

    他手里拿的斗笠却与寻常斗笠不同,精简的斗笠下,素色轻纱长达七尺,竟有一成年男子身量一般长。

    少年太子从容地接过了他手里的斗笠,随手戴在发冠上。动作自然流利,想是常常戴的缘故。权叔继而为他整理好衣容,虽说并没有什么不妥当之处。权叔只见太子殿下玉身七尺,洁白的轻纱遮住月白色的衣袍,也遮住一张清贵俊秀的容颜。

    太子殿下知道那女人是谁,为了什么事。只是这件事做得不光彩,就是最后闹到父皇那里,他也无从为其子求情。

    门外的淡黄色宫女低眉垂首地打开了内寝宫门,他一路不急不缓地走出去,权叔佝偻着腰拿把伞紧随其后。等沿着长廊走过一段路,朱红色的外殿的大门已经打开了,浅绿色的外殿宫女行过礼后静默地跪在殿门两侧。

    太子东宫没有掌事女官,只有梅兰竹菊四大侍女。追究原因,或许是因为太子为母亲守孝,因而见不得穿红色官服的女官在他眼皮子底下晃荡。

    大雨滂沱,细碎的雨珠砸在白玉阶梯上,飞溅上太子的衣角,权叔立马为他撑开了伞,勉强遮住了些风雨。

    权叔是太子近侍,自然知道太子殿下畏寒,最受不得冷。此刻见他站在风雨边上,心都提起来了。

    “恳请太子救救吾儿。”

    宫灯里的烛火在风雨中摇曳,昏暗的外殿庭院已经全然看不清稍微远处的景物,院内白玉阶梯下跪着一个未戴珠钗身着紫衫华袍的女人,衣衫尽湿,雨水无情的拍打在她的脸上,尽管跪着却也依旧风姿绰约,风韵犹存,但是若是细细看过去,便可以察觉到她眼角历经风霜的皱纹。

    “青竹,给娘娘掌伞。”

    跪着的人是景阳宫的华贵妃,说起来太子十岁丧母,还是在景阳宫跟着华贵妃住了两年后才入住的东宫,所以叫声娘娘算是照顾当年的情分上高看了她几分。

    “请太子救救铄儿吧!”

    华贵妃当年还是才人时,凭着一曲《有所思》博得圣心,得梁宣帝青睐有加,可见其歌声清亮。而如今一声一声凄切呜咽,再难再现当年惊艳绝俗的感觉,不由让人感叹时过境迁的悲凉。叫青竹的宫女一身淡黄色侍女服随即缓缓从宫门退出,撑开了一把素白的油纸伞,走入倾盆大雨里,为她挡住了那珠帘般密集的雨。

    太子凝眸,目光穿过屋檐的雨缓缓地落在她的身上,景阳宫与东宫向来井水不犯河水,来往甚少,更遑论什么情分了。如今这样苦苦哀求到东宫来,着实奇怪。

    心底虽隐隐觉得不安,太子还是为她留了长辈的情面,语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