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兄弟(第1/2页)  南国稿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衣侍女摆上小案,龙涎香点上,随着烟雾袅袅升起,漂浮,最后消散于无形。

    乾坤殿,西梁君王的书房。来来往往的折子无一不经手这个地方,当然被他人有意拦下来除外。

    行礼后,镇北将军林北辰被梁帝拉到小案前,动作缓慢而亲切,都是一把年纪,倒是一般的光景。

    从面相上来看,反而梁帝更加苍老些,林老将军抬眼看他,只见他鬓角发白,皱纹纵横,加之身体不好,近日偶感风寒更显得气力不济,看起来没什么精神。

    林老将军叹了叹,又听他急促地咳嗽了几声,忙伸手给他顺了顺气。此刻,乾坤殿所有服侍的人都被叫了出去,殿内只有摇晃的灯火和两个年过半百的中年老人了。

    见他好些了,林老将军收回手,眼神殷切地望着这个在皇位三十多年从少年到老年的人,仿佛看到了从西梁建立至今的岁月流逝。“陛下,保重龙体啊!”

    老皇帝呵呵一笑,似并不在意,又伸手示意他坐下来,“没事,两个老东西聊聊天。好久没有这样子面对面聊天了啊。”

    确实,西梁元年,他就被派往漠北,一去就是三十年,除了少数几次战胜后回京受封外,也就这次在京呆的时间最长了。

    老了,战场上的事,让年轻人折腾去吧。

    “这些年来,委屈你了啊。”梁帝脸色微微动容,仿佛回想起曾经并肩作战收复飘零凋敝的山河时的情景,那时候他们是多么意气风发啊。之后,一个成了一代君王,一个成了一代名将。当真是时光不等人啊。

    “为了陛下,哪里来的委屈!”

    此时夜深人静,林老将军也每曾想,在这个时候居然召了自己进宫,看来陛下为凤仙楼之事甚是忧虑。

    可能是因为回想起太久远的故事,他的眼神深远而迷蒙,有种穿越时光的意味,随后看了一眼林老将军,自嘲笑道:“看看朕这是做什么!找你来是有正事的。朕两个儿子一个天赋秉异,一个资质平平,差得太远了啊。朕一门心思给了太子,才忽视铄儿的教导,这实在是朕的过错,是朕教导无方太过宠爱。可是朕就两个儿子,哪个不是疼到心里去的,太子有身肩天下之责,朕怎敢不对他严厉些,而铄儿生得平庸倒恰合朕意,他没有那样大的责任,平时便疏于管教,放纵溺爱了些。你呀,也有两个儿子,自当理解朕的意思!”

    兴许是放下了身段,年纪又大了所以说起话来絮絮叨叨的,一改往日的庄严肃穆,整个人也不是绷着的,而是轻松的,瘫坐在塌上。

    “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天下父母的心思大多都是相同的。”都一样盼着子女过的好,又盼着他们有出息,希望子女们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又恐受了苦受了罪。

    “他们两个都不让朕省心,一个心太沉,一个心太浅。殊不知争来争去毁的是朝政,坏的是社稷,苦的是黎民百姓啊!”

    “陛下慧眼如炬。”

    “哎,对了,朕给你看样东西。”说完,从床榻边上一堆折子里抽出一个黑色云纹的奏折出来,见他神情,竟有几分激动。“你看看,这就是今日那个范思上的折子,你说说如何?”

    范思,字世康,参议院的一个侍郎,按理说是不会在陛下心里留下什么印象的。只是,今日参了陛下的儿子,还语出不逊,本应当处以极刑,奈何太子殿下求情,保了一条小命。

    “老臣认为这篇奏表乃是范大人秉笔直书,文笔酣畅,措辞犀利,气势凌厉,整篇可谓是义正言辞。”

    “呵,”他冷笑一声,“性子那么直,这文这字写的到都不错。朕记得他好像是建国二十四年的时候科举上来的吧。隐晦了七八年了,这会儿倒成了太子的人了。”

    林老将军想到昨夜范思求见自己的事,其实那时候他无依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