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第4章(第2/3页)  穿成暴君的炮灰阿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石头。再继续挖下去,竟然露出一颗佛头。

    这可不得了,庄稼汉连忙告诉了东家。

    张财主闻信带人赶了过去,顺着佛头往下挖,一个时辰后,一尊巨佛像被数名工人从大坑里抬了出来。这事惊动了梅县的知县。

    佛像被暂时安顿在田里,知县让人搭了个临时的棚子,防风防雨。

    这事在县里传遍了,一大早姜府就炸开了锅,下人们都在议论上个月姜小姐的梦。

    堂屋里,王氏来回踱步。

    姜大宝被她转的心烦,安慰道“娘子别急,这是好事,说明阿黎有佛缘,以后顺风顺水,说不定能有什么大机遇。”

    王氏想来是那么个理,便问“县里怎么说的”

    “说是查县志,记载是前朝战乱时县里的人为了保护佛像不被毁才埋进土里的,时间一长,当时的老人们都死了,就没人记得这茬了。”姜大宝喝了口茶,悠哉道“娘子也不必烦心,县太爷说了,月内就要把县里的新寺庙建起来,写牌匾的人都选好了。”

    王氏“不是县太爷提字”

    姜大宝扁扁嘴“你还不知道吧,昨个北边的大宅子来人了。”

    王氏一听,坐过去好奇问“是在杭州当大官的王家人”

    “当过大官,”姜大宝放下茶盏,摇着头道“不过听师爷说,王家老爷子辞官归乡了,一家老小都带了过来,说不得是得罪了朝廷里的大官,回乡避难来了。”

    这种事,在当朝并不是稀罕事,就连没读过书的人都能从话本里知道一二。像王老太爷这种身份的人回乡,也算得上是衣锦还乡。

    姜大宝屏退了丫鬟,抱着王氏腻歪了一会儿。荒唐了一阵,王氏拉好衣领,不满道“县太爷也真是的,县里年年修桥铺路,咱家哪次不是捐钱最多的提匾这种流传几代的好事竟然也不想着点咱们。”

    但姜家到底就是个没地位的商户,两口子自知比不上读书人,也只能私下无人的时候抱怨两句。

    王氏从堂屋出来,就去西院看姜黎了。

    靠近西院,王氏就发现不少偷偷摸摸来扒墙角的人,这些人都在传姜小姐是佛祖选中的人,将来定能大富大贵,纷纷过来沾喜气。王氏当即黑了脸,嚷嚷着要撕了这群人的嘴。把人全都轰走,王氏骂咧咧的进了院子。

    桃秀见太太来了,上前行礼。

    “姑娘在屋里。”

    王氏点着头,到底放心桃秀照顾姜黎。进屋和姜黎说了会话,没发现女儿的异常,王氏才放心,临走前还交待桃秀机灵点,再看见有人扒墙上就打

    桃秀拿着鸡毛当令箭,天天和两个小丫头抱着扫帚守在院子外,看见鬼鬼祟祟的人过来就打回去。

    外面都闹上天了,甚至还有乡里的人想摸进姜府,都被桃秀打了出去。

    屋里,姜黎照样该吃吃该睡睡。

    这样的结果她也挺意外的,原本是想借着知道剧情的先机圆一下性格大变的谎,没想到闹的这么大。

    她哪里是什么佛祖选中的人,她就是知道剧情。

    既然佛头被挖出来了,那么女配也该出来了。皇权小说里,首次登场的女配是王家的小姐,她和男主姜阙算得上青梅竹马。王家回了梅县,第一件造福乡里的事就是开了个学堂,王老爷子曾任杭州知府,学子遍布天下。

    随他同回乡下的,还有昔日的属下于先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于先生识得了男主这块璞玉,让县太爷给姜家施压,王氏不得不让姜阙去学堂念书。

    念了书的男主有如登上了通天梯,很快就入了王老太爷的眼。只可惜王老太爷再牛逼,也没见过宫里的宠妃之子,所以就算他觉得姜阙生就不凡之相,也万万猜不到,自己的这位小学生,将来会是一位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