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入主县衙(第2/3页)  早安,县太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眼眸,“他会想法子安顿你们的,不会让你们失望。”

    “是吗”

    “太好了”

    “公子哥哥你真是好人”

    孩童们心智单纯,听了这话,打心眼的就想相信。他们捧着林淮买给他们的饼,开开心心的离去了。

    林淮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一点点的淡去,最终平静的像是秋日微凉的湖水。

    他的目光渺远,似能透过江南的烟雨,看到隐藏在温润景色下的凋零县城。

    在来灵泉县赴任前,林淮曾搜集到不少关于灵泉县的资料,因而得知,打从灵泉县开始死县令,这里的经济就每况愈下,怎么都发展不起来。百姓们的积蓄也在不断流失。

    灵泉县这两年,只有出账,没有进账。偏偏县城的账本据说也随着方大成的死,不翼而飞,煞是诡异。

    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些都是林淮这个知县必须要解决的。

    他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拉动灵泉县经济贸易,这里的百姓迟早会活不下去。

    林淮转眸望向崔明泽,恳切的喃喃“我这个县太爷,要做的事多着呢。走吧,县衙就在前面了。”

    天色开始接近黄昏。

    前方,地处县城中心的县衙静静的立在那里,飞檐翘角上落着夕阳的红光,红色洒满黑色的瓦片,像是一层血色的轻纱。

    随着两人走近,县衙的轮廓越发的清晰。

    两尊长了苔藓的石狮子,守在县衙门口,石狮子身上有不少凹凸不平的磨损。

    县衙的门大开,连个守门的都没有。朱门掉漆严重,已成了半红半白的颜色,门上铆钉也缺这个少那个的。

    视线穿过大门往里看去,看到的同样是凋敝的气氛。黄昏笼罩下的前院,一片冷清,见不着一个差役的身影。

    林淮举步正要踏上台基,忽然瞧见什么,便看了去。

    只见县衙对面,有个正在卖祈天灯的小贩,把摊子推到了这里。而这摊子前有好几个顾客,每个人都会从他这里买走几盏祈天灯。

    如此,对比起其他商家门可罗雀的情形,这个祈天灯摊子倒显得另类起来。

    林淮望着摊子,仔细回忆了一下,发觉他今天在灵泉县走这一路,见过类似的贩卖祈天灯的摊子不下五个,且每个摊子前都有人光顾。

    似乎祈天灯这种货品很受欢迎。

    林淮下意识的走去摊前,摊贩见林淮气质样貌出众,忙停下手头的活儿,打量着林淮,“客官想买祈天灯”

    林淮笑了笑,温声道“买一盏吧。”

    “好嘞,一盏八文钱。”

    林淮递了钱去,再道“只是,我有一事不明,为何灵泉县的百姓们都在买祈天灯”

    摊贩递了祈天灯给林淮,笑嘻嘻说“一看您就是外乡人,不晓得咱灵泉的风俗。后天是六月十五,每逢这一天,全县的百姓都要点祈天灯许愿。哪怕是家里再没钱的,也一定要凑出钱来,买一盏祈天灯放了。您来得正是时候,赶上六月十五。漫天风灯,场景可壮观了,您千万不要错过”

    “多谢店家相告。”林淮向摊贩致以感谢的微笑,提着新买的祈天灯退开。

    这灵泉县民生凋敝至斯,百姓们入不敷出,却还愿意花钱点灯许愿。林淮想,这既是为了延续传统,只怕,更是想要将自己的愿望上达天听,请老天爷能赐予灵泉县财富吧。

    就在这时,有脚步声从县衙里传出来。

    林淮转头,看向县衙大门,看到一道人影正向外跑出。

    夕阳的余晖落在那人身上,崔明泽也瞧见了那人,吁了口气道“可算来人了,还以为这县衙是个空的呢”

    因着上任县太爷惨死,县丞方大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