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恩VS怨(第2/3页)  开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听说他小时候很穷,也是靠别人资助长大的,所以他发财后每开一家分店,就捐建一家山村小学。”

    王大来笑着说。

    “像这样的好人,希望他的生意能永远红火下去。”

    “多半是沽名钓誉。”

    另一辆车上的江昭辉说。

    “至少比有些企业家什么都不做好。”

    秦朗看了江昭辉一眼,难得有说话尖锐的时候。

    “这样的沽名钓誉,就应该多来点。”

    王大来见气氛有些紧张,连忙岔开话题,继续说李老师和方老师。

    原本的红星小学只有张校长一个老师,教着红星小学里四十几个孩子,李老师和方老师来了后,两个老师一家家跑,去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于是红星小学又多招了十几个学生,等新校舍建起来后,把自家孩子送来的乡亲更多了。

    李老师和方老师做了不少事,不过一年支教的时间已经到了,所以才有了红星小学招募新的支教老师的事情。

    方老师在上个学期结束后就走了,李老师一直负责在学校统筹各方的捐款捐物,暑假就没有离开,等着新老师来交接。

    按照王大来的说法,这李老师和方老师可以说是整个红星村乃至周围自然村的恩人,可李老师要走了,王大来问他们准备怎么换送他们,张有田和康世龙却都讳莫如深。

    大概是怕新来的老师们误会,开着另一辆电动车的康世龙终于憋不住话,有些气愤地说“我们以前也一直以为李老师是好的,可是他根本不好”

    “他克扣外面捐来的物资不给娃娃们,还贪污了外面的捐款”

    “阿龙”

    张有田吓得赶紧打断了康世龙的话,“不要瞎说哟,让李老师听到了,跟方老师一样甩手就走了怎么办”

    “走就走他有脸留着,还不准我们说吗”

    康世龙气呼呼地说。

    这两个青年都有初中文凭,普通话也讲得还可以,所以被村子里派来接新来的支教老师。但他们也毕竟是年轻人,嘴里藏不住话,被王大来问了几次,就把心里的不满发泄了出来。

    坐在车上的众人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内幕”,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他们是新来的,什么捐款、什么物资,完全都弄不清楚。

    开着车的张有田作出一副深沉的表情,仰首长叹口气,幽幽吐出一句话来。

    “人心是会变的。”

    “嘁。”

    江昭辉在旁边嗤笑了一声,也不知是笑张有田故作深沉,还是笑他们口中李老师的“行为”。

    因为有康世龙和张有田的话,车上的几人都对那位李老师有了些先入为主的“印象”,也对新建的红星小学越发好奇。

    两辆三轮车渐渐驶入了村里。果然是山坳里的村子,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高山,黄土坡沟堑纵横,不时有绵羊和驴子在路旁啃草。

    山脚下土黄色的房子连成一群,稀稀拉拉地四散在空旷平整些的地方,房子大多破败而原始,黄土似乎形成了这些房子的骨血,却早已经不堪风化、千疮百孔。

    大概是行政村的缘故,墙上写着五花八门的标语,什么“苦干三年,打好扶贫攻坚战”、什么“少生娃娃多种树,早日发家又致富”之类。

    到了“家”,张有田和康世龙也很激动,硬是将三轮车开出了宝马的感觉,沿着据说“村里最繁华”的一条路往红星小学疾驰。

    说是“最繁华的路”,也不过是有几家衬着门帘、门口写着“小卖部”或者“军军超市”之类的店铺,也有几个卖水果的摊子,但摊子上只有苹果等几种品种简单的水果。

    看着这么破败的景象,几人想起之前王大来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