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65章(第2/2页)  1627崛起南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问题便是途中的克扣和折损计算。以损耗之名在漕运过程中捞取油水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以前有漕府衙门专人盯着一般不会做得太夸张各个环节把自己该收的一份好处收了也就罢了运到北方至少还有八成以上。
    但如今运粮船还没过淮安漕粮就已经以损耗的名义被偷偷刨掉了三成左右。据曹崑所说他在半夜见到当地卫军有组织地登船卸粮并且被警告不许对外声张。
    如果是以前出现这样的状况那承运者肯定要担责弄不好还得像曹崑父亲那样赔偿损失但如今在背后组织这种行动的主使者为了不让事情败露已经找到了更好的借口便是将这黑锅推到海汉头上。
    运抵北方的货物数量不足是因为途中被海汉查扣了一部分。如果不认缴那别说粮食整个漕运都可能会就此中断。谁要觉得有问题那就自行去找海汉交涉。
    这样的理由虽然很牵强但偏偏很有效。对此感到不满的人只会听信传言把这笔帐直接记到海汉头上。怀有疑问的人也未必有渠道能够查实海汉是否有过这样的行为。
    漕府衙门已经没有了向明廷效忠的义务而明廷对漕府衙门也失去了应有的管制力整个漕运体系都变成了缺乏监管的黑洞。所以只要拖上三五个月之后这些折损就都会成了无法查证的糊涂账而好处自然是流进了某些主使者的口袋中。
    最要命的是即便海汉派到这些地区接管行政事务的官员发现了猫腻对此也没有比较好的处理办法只能装聋作哑。因为一旦要彻查惩治漕运体系那就会牵动太多人的利益甚至会影响漕运的正常运行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如果要因此而影响到大量民众的生计问题谁又能担得起这样责任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