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46章 想买未必能买(第2/3页)  1627崛起南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高级技工。而海汉很幸运地在穿越后不久就得到了张天贵的投效,正是有了此人带来的完整造船工艺,才让海汉的造船业能顺利起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超越了南海地区的其他国家。

    张天贵和他的五个儿子都在海汉官方机构做事,这种全家上下男丁都在做官的情况在海汉也是不多见的。如今的张天贵早就不是当初的落魄船匠,如果要给从归化籍一路晋升到上层的海汉新贵排个名次,张天贵肯定是名列前茅了。

    也正因为这样的情况,海汉官方丝毫不会怀疑张天贵的忠诚度,一向对其信任颇深。类似新船设计之类的事务,孙长弥和越之云也会拉上张天贵一起开会,讨论船舶设计上的技术细节。而张天贵也由此接触到了很多超越时代的专业知识,他早就将能造出大铁船的海汉高官们视为天神下凡,如今能够得到上司传授这些绝密学识,更是坚定了张天贵为海汉效忠的决心。

    不过作为一名技术官僚,张天贵在人前露面的时候其实并不多,也就只有上面安排外国贵宾参观造船厂的时候,他会出面接待一下,顺便在参观过程中充当专业解说。在三亚之外的地方,并没有多少人听说过这位三亚造船厂负责人的名头。

    而今天白克思安排张天贵出面向各国代表讲解今年的战船出售安排,一方面是出于对张天贵的器重,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需要一个懂行的专业人士在现场即时解答买家们的问题。

    张天贵说明的重点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今年年底之前海汉能交付的战船总数不会超过二十艘,并且这次所下订单的实际交货期有可能会延续到明年年中。二是这次买家所采购的战船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订制内容,比如船上装备的火炮数量,舱室布置,船体防护加固等等。三是今年对战船的技术升级主要集中在船只的适航性和帆索的易用性方面。

    张天贵的说明几乎毫无废话和夸张修饰的成分,很快就告一段落。不过听众们却并不打算就此放过他,当张天贵宣布可以开始提问的时候,安南的郑柞率先开口道:“那按照张总师所说,今年能交付的船可能还是去年买的,这次买的船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造出来,我这样理解可对?”

    张天贵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我们主动公布这个情况,便是希望各位在下单之前先考虑清楚自己的实际需要是否迫切,不要到时候又每天来造船厂守着催交船。”

    郑柞道:“那以往年的规矩,也还是可以加急的吧?”

    “当然。”张天贵应道:“加急费用两成,优先建造优先交船。”

    台下听到这番话的人都是心知肚明,这也是海汉人变相加价的一种手段了。想急着要船的,那就掏腰包加钱,不然就慢慢等着吧。还别嫌弃排队时间长,海汉每年能交的船就那么二十来艘,你家不买别家可是捧着钱来等着要买。

    不过问这个问题的郑柞其实并不会选择加钱,纯粹只是给海汉捧场制造一下气氛罢了。安南国在涂山半岛附近所建的造船厂已经运作两三年时间,在花了大价钱得到海汉的技术转让之后,安南自己也能建造小吨位的探索级战船了,只不过碍于本国的造船技术和船厂规模所限,每年大约只能造出四到六艘这种战船,而且成本甚至还超过了直接从海汉购买的花费。

    对于有心要效仿海汉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的安南国来说,这样的造船速度显然无法满足统治者的需求,所以每年安南国还是会向海汉下单购买数艘战船,用以加快本国海军的成军速度。

    而另一个大买主福建许氏对此也是心领神会,立刻表示会考虑加价下单,以换取一个相对较短的交船时间。但福建的实际情况与安南类似,海汉也向其转让了探索级战船的图纸和建造技术,其位于漳泉两地的造船厂均可自行建造这个级别的战船。福建人现在从海汉买船,一般都是优先考虑吨位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