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22章 退守大同江(第2/3页)  1627崛起南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任务是要在大宁江和清川江流域拖住清军十天以上,以延缓其南下的进程,但从清军抵达大宁江畔,到福建水师趁夜撤离,期间已经有足足二十多天,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即便现在清军能够一波流推掉安州城,等他们南下赶到大同江一线起码也是两三天之后的事了。

    在完成任务之后还能率领比较完整的部队撤离这个战场,许裕拙还是比较庆幸的,他知道清军的实力其实并不弱,如果不是有这两条水脉天堑,以福建水师这点人马肯定不能与其正面对抗。

    只是庆幸之余,许裕拙还是有点不甘心,福建水师在这里与清军对峙了二十来天,真正给敌军造成的杀伤可能也就几百人而已,这种杀敌效率与海汉军一比,自然是有着极大的差距。除开舰船武器性能方面的差距,其实许裕拙也明白海汉军的长处便在于常年打胜仗所造就的那份自信,即便是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时,海汉军也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能够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这就是自己的部队目前还欠缺的素质。

    这次朝鲜境内单独执行任务,对手是战斗力不差的清军,又是环境相对陌生的内河水域,许裕拙在指挥作战时也格外小心谨慎,所以作战目的虽然顺利达成,但战果并不丰厚。许裕拙也不时在想,如果是与海汉海军共同行动,或许作战的方式就会更为主动一些,所取得的战果也应当要比当前大得多。

    不过等回到大同江之后,便又可以与海汉海军并肩作战了,说起来联军舰队在朝鲜半岛的内河水域作战,福建水师竟然是全程参与,一次都没有错过,许裕拙也在琢磨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海汉军方有意作出了这样的安排,要锻炼福建水师在内河作战的能力。

    福建水师毫无阻碍地撤出了清川江,然后沿海岸线南下,顺利回到了仍在施工之中的大同江基地。钱天敦亲自来到港口,迎接水师舰队的归来,这种待遇让许裕拙也是受宠若惊。

    “这次福建水师为大同江基地的施工争取了非常宝贵的一段时间,我对许将军的指挥和福建水师的表现非常满意。你的部队可以有两天的时间进行休整,然后就必须得再次出发了。”钱天敦毫不吝啬地夸赞了福建水师的表现,这让许裕拙的心情也随之大好。

    “那我军接下来去哪里?大同江上游?”许裕拙感觉自己身上的疲惫顿时就一扫而光,又有了充足的干劲。

    “是的,联军舰队大概还有一到两天之后才会赶回来,所以熟悉上游水域的任务得交给福建水师了。”钱天敦很坦诚地向许裕拙说明了当下的情况。

    联军舰队把行动的时间卡得很死,也是为了在辽东的行动收益最大化。而联军相比清军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就是配备了大量的朝鲜向导。这与清军从朝鲜境内抓到俘虏充作向导有所不同,由朝鲜官方派给海汉的全是地方军中的斥候,对于地方上的环境,特别是野外环境更为熟悉。

    而这次为了构建大同江防御体系,朝鲜还特地挑选了一批在大同江上跑了几十年船的老水手,派来听候联军的差遣。清军从北方抓到的俘虏当中,可没什么人能对大同江流域的环境有同等程度的了解,到时候打起仗来,这种对环境的熟悉程度差异就会大大地影响到双方的作战策略。海汉可以早早就在一些适合渡江的地点部署重点监控,而清军要摸清楚大同江的水文状况,那就不是三五天能完成的工作了。

    当天晚上,钱天敦设下简单的接风宴,慰劳刚刚从前线回来的福建水师将官,而作为地主的金尚宪也主动到场。他很清楚这支明军水师的回撤是放弃了对安州的掩护,没有了清川江上的封锁手段,安州城很快就会失陷。不过他已经知道了海汉的战略,来赴宴的目的并不是要责备明军的做法,而是想从许裕拙这里了解到前线的最新战况。

    朝鲜自身的军事情报系统远远不如海汉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