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 消失的驼铃(第2/5页)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牧民族向农耕民族的一个迁移转换过程,也是生产力由低到高的一个过程。当然,从自然条件上来讲,陕西的自然条件更好,是毋庸置疑的。

    最为典型的是秦朝,其先民肯定是在陇东养马,史有明确记载,由于养马有功,才取得爵位取得土地,最后才壮大为王朝,这种游牧民族的剽悍加上农耕社会生产的发达,养成了秦国虎狼之师的特质,虽然有变法的功劳、虽然有历代的努力,但这种拼命的基因,也是他们强大的内在条件。

    唐王朝也是一样,他们发家也在陇东,与鲜卑族的联姻让他们有了战斗的基因,与老子同姓又让他们扯上了道德的大旗,这个怪的组合,居然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一代盛世,不得不说,是个迹。

    我常常在想,从具体的战斗来说,农耕王国很难打赢游牧政权,这是与生产生活的方式有关的,简单地理解,就是步兵打不过骑兵。但是,游牧部落又千方百计地想入侵中原,是因为只有农耕,才能创造稳定的财富,才能积累伟大的文明,才能将权力代代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权力的稳定性,不能靠马上取得。

    在路上,小池又发挥了她调侃知识的特长:“你们知道吗?甘肃的地名是中国最名不符实的取法了。”

    “有名不符实,但是,你这个最字”我质疑到:“恐怕有点过。”

    “不信吗?我跟你们说说看”,小池发挥到:“酒泉无酒,玉门无玉,兰州无兰,对不对?”

    “那为什么这样叫呢?”高妍不理解。

    “主要靠愿望和传说吧,我也不知道。酒泉倒是有传说,说是汉代大将征伐到此,官兵整天无水,干渴难耐,将军采用望梅止渴的方式忽悠到:前面有泉。官兵兴奋向前,到达目的地,看到一片荒漠,大失所望。只见将军将兵器往地下一杵,迹出现了,汩汩冒出美酒,官兵大喜过望,故名此地为酒泉。这就是个传说,那里是不产酒的。当然,甘肃有个地方倒是产美酒,名字却与酒无关,那里叫张掖,产葡萄酒,据说很不错。”

    高妍马上叫到:“我听说过,下次我酒吧要进点。”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张思远吟诵完这首唐诗后问到:“这酒该不是张掖产的吧?”

    小池说:“描写的地点差不多,酒是哪里产的,我就不知道了。”

    “夜光杯,究竟有没有夜光杯呢?”高妍自言自语,她突然提高声音:“要不然,我们可以做一个品牌,把张掖散装的葡萄酒进来,重新包装,取名就叫:掖光。怎么样?张掖的掖,光采的光,你们觉得呢?”

    “一天到晚想赚钱,你还缺钱吗?财迷!”小池不忘打击妍子一下。

    “她不单纯是为了赚钱,她也许是为了搞成一个东西,那叫事业。赞成!”我解围。

    “看看,还是哥理解我!”高妍赢了。

    一路说笑,稍微缓解了疲劳,终于在下午到达兰州。到兰州后,按计划,我们先开车去看了黄河铁桥,然后在黄河母亲雕塑那里拍了照。印象比较深的是这个雕塑,流水似的风格展示出大气和柔美,温暖的基调,让人感受到母亲的美丽和孩子的力量,从外观上看到美,从内心中,我觉得展示的是母爱的力量。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母爱的力量用水的形式表现出来,恰恰是老子的思想,他认为,最柔弱的是水,但最有力量的也是水,在人类的意象中,这就是母亲所带给我们的爱。

    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但又不敢想,那种痛楚的经历,我不会轻易去翻动它。

    回到宾馆,准备出去吃饭。兰州的羊肉和面食是出名的,更出名的是兰州拉面,当思远提出要吃兰州拉面的时候,小池还不忘打击他:“全中国到处都是兰州拉面馆,你没吃过?”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