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章 一来来四个(第2/5页)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初级指挥院校,毕业后是排长的那种。语文、数学、政治、军事理论、军事动作共五门,总共500分满分,成绩基础差的,主要在数学上。语文差距不太大,政治可以靠努力背,军事理论也可以突击,军事动作,只要是战斗班的班长,肯定不差。那么,最拉分的数学可以靠这80分的奖励拉平,是很有机会上军校的。但是,这种优秀班长的待遇,很少有人能够享受到。其基本条件是:正规班长,立过两次三等功或立过二等功以上奖励,还有年龄限制,一个团只有一个名额。按当时我们支队的情况,一个支队大约有好几十甚至上百个班长,要竞争这样一个名额。除了硬件条件达到外,没有一定的关系是不太可能争取上的。

    当然,在那个年代,还有另一种高级一点的军事院校,本科院校。相当于初级院校毕业的中专或大专文凭外,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授中尉副连,比初级院校毕业的少尉正排高一个档次。但这很难考了,有两个途径,一是从高考直接考上军校,经过体验政审等关口,成为正式军队学员。再就是从部队招生,名额更少,录取率更低,很多时候,一个团几年没有一个考上此类院校。这类院校,有很多是技术类院校,比如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是很难考的。也有指挥类的,比如西安陆军学院、大连舰艇学院,培养指挥干部。这类学院在部队,我们只听其名,未见其人。

    我们中队倒是曾经有过一个短期代职的此类干部。从武警部队最高技术院校:武警技术学院毕业。直接授中尉副连,白白净净的,我们指导员外出培训去了,他来中队代理指导员两个月。这也是积累他的基层工作经验,为干部履历增加内容。他到中队做思想工作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找你下象棋,边下边谈心,倒也还有效果。但是,他知识分子的习惯丢不掉,整天喜欢读看报。如果队长不在,组织训练时,当值班排长整队集合后,向他敬礼报告:“指导员同志,上午排课集合完毕,应到若干人,实到若干人,两人请假,请你指示。职班员某某。”

    他回个举手礼后,永远是那一句话:“按计划进行!”当时我们都怀疑,他究竟看没看今天的训练计划,因为总是这一句说完,他又回去看去了。

    差不多训练快结束时,他又来了,当值班员向他报告上午的训练情况时,他总是回答那一句话:“讲评收操!”,从来没变过。

    他上政治教育课时,总是比较神。爱讲些教材上没有的东西,把我们搞得云里雾里。比如上法律课,能够从希腊扯到春秋时期,再从大陆法系说到海洋法系。我曾经问过他关于“自力救济”的问题,他知道我是大学生,他就仿佛找到了知音,经常向我探讨专业话题,上课时也直接盯着我看,根本不在乎其他战友是否听得懂,这让我也非常尴尬。

    他与学术很近,但与战士很远,这不适合当指导员。战友需要的是知心大哥哥,不需要古板老先生。当然,实习期一结束,他就调到军部机关去了,军部技术专业岗位需要他。听说,后来当了大官。

    军队的最高学府首推国防大学,就在北京昌平,我去过,没什么印象,只是看到里面出来的将军大校多。据说,在这里读,最低也得是上校或者大校,才有入学资格。当然这是将军们的事情了。

    在转士官这方面,倒是农村子弟入伍后,可以努力的大路。当一个比较优秀的班长,或者学一手别人不太擅长的技术,就有可能当上士官。士官的决定权就在支队司令部,是离自己比较近的领导决定自己的命运,是可以靠工作能力和平时表现达到的。

    班长的能力,是努力学出来的,是辛苦干出来的,是努力后有可能有回报的。今天来的这四个,与我的班长一样,抱着跳出农门的决心,以极大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成为同年兵中的佼佼者,转了志愿兵,实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