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否有秘笈(第2/5页)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白学了。你无法用此来解决自己和身边的问题。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而真正成功的能够影响帝王的,先得学好八股文,这是我在南京贡院时得到的启示。八股文,纯粹文字和智商的游戏,根本无法用来判断一个人政治才能的高低,但必须的阶段要经过,你必须在你的前半生花上最大的力气。

    只有登弟后,你的政治秘笈才能够起作用。大多数有政治抱负或者说有些所谓秘笈的人,就倒在这上面,倒在你看不起的八股文。

    当然,另一个岔路出来了,就是把手段当目标。

    比如你的目标是实现政治上的理想,把多年修炼的秘笈试验一下。结果你为了实现这个跨越,精心钻研八股文,精心钻研为官之道,精心钻研如何取得权力和平台,结果,你在这种习惯中,忘记了初心,被官场所同化,这好像是大多数有志于政治的青年的结局,二十四史中就有很多例子。

    比如你的目标是一个美好的爱情、圆满的家庭,那需要钱。你在挣钱中习惯了,把生活当成了挣钱本身。

    此之谓失其本心。

    还有一些学者,我姑且称他们为学者,就是抱着自以为的秘笈不放的人。这被称为理想主义,也被赞颂为坚持真理。这些人有价值,是因为他的秘笈有价值,而他本人,很容易夸大自己的价值,而愤愤不平。

    没必要愤愤不平,因为你的秘笈在没有造成社会影响的时候,你应该甘愿做冷板凳。你坚持你的真理,并不具备让所有人都要听你的权力,人人都有选择权,你凭什么要大家顶礼膜拜?除非,你的秘笈得到了大家的承认。

    没有市场的物品,就不是商品,你不要指望它现在就能换个好价钱。

    如果套用商品的概念来理解,也许比方打起来更顺畅一些。秘笈,貌似有实用性,也就是有使用价值。秘笈被少数人掌握,也就有了稀缺性。但,你不能指望,它一定是个好的商品。比如,红楼梦中妙玉的茶,什么时候的梅花什么时候的雪水,稀缺性不可否认。她给宝玉的茶得到了高度的赞赏,也体现了实用性。但是,它是好商品吗?没有宝玉的到来,它就很难发挥如此的价值了。受众太小,难以形成市场。

    当然,今天所说的奢侈品不一样,它的存在,其实是在满足人们奢华的内心,其受众是广大的,而产品故意搞稀缺,这是饥饿营销,卖的就是你的欲望。

    上一次,在张思远的婚礼上,听到一个词叫“轻奢”,被小池当场驳斥:其实就是没钱。小池这个人说话不给人留面子,太有攻击性。

    在读《史记》的时候,我对张良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一个机缘,或者说就是因为他的善良和修养,就得到了一部秘笈《太公兵法》,或者有人说那其实是《太公阴符经》,从此就成名天下,成为所有读人向往的迹。

    在《史记》里,张良是最富有传色彩的人物,我在读的时候,深刻地感受到司马迁对他的偏爱。《留侯列传》写得极为精彩极有感情,在那个泥沙俱下的动荡的大时代里,张良绝对是一股清流。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话虽然是从刘邦口中出来,但这句话所隐含的意义,确实给秘笈蒙上了神的色彩。

    在整篇文章中,司马迁描写了一个韩国贵族后代的传一生,如果按太史公的笔法,这是一个改变了历史的人物。比如大铁椎刺杀秦始皇的事情,那一击,虽然没有击中秦始皇本人,但却把他吓死了,这算不算改变历史?帮助刘邦建立汉朝,这算不算改变历史?后来又为推翻吕氏恢复刘家天下出谋划策,这算不算改变历史?

    这个人的成就,就代表了这个秘笈的伟大。看到这里,我们都想有张良的遇,都对秘笈产生了巨大的期待。这也许就是秘笈对我们吸引力巨大的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