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九章 她们的配合(第3/5页)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道路,不可能再找到回头的路径,并且与二妹同行。

    回想我所经历的三个女性,都是碰撞的产物。乔姐,与我互相探索身体碰撞的火花,探索肉体快乐的可能性。她与我,正处于身体需求最旺盛的年龄。女性一般在三四十岁,男性一般在二三十岁。我们没有物质的牵挂,也没有婚姻的约束,我们可以尽兴。

    妍子,一个衣来伸手的小姐,在我这个战斗力爆棚的农村小伙子面前,找到了火一样的力量。也不是我有多大力量,只是我敢闯的性格,吸引了她。要知道,我的胆量并不是天生的,只是我不怕失去,所以舍得拼。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而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小池,我们在各自的道路上偶然碰见,以为可以合并线路一生同行。但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方向不同,只是两条直线的偶尔交叉。无论这个交叉是多么动人,但要扭转人生预测的前进方向,总是非常痛苦的。

    人不由自主地沿着少年时代的梦想,给自己的未来划出了路径,如果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按这个思路,所以有人说:人生的一切努力,只不过是为了成就自己的童年。

    我不知道自己路往何方,没有驱动力,只是习惯。而被习惯驱使的,不应该是我这么年轻人应该有的想法,在安全区和舒适区呆久了,也会厌烦。

    我很惊异老师傅,他是一个很好的样本,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观察他。

    按理说,他这样的人,行走江湖,虽然靠嘴皮子谋生,虽然号称自己是骗人。但他本性不坏,还算是个善良的人。他所得到的收入,只不过是他作古老的街头心理咨询的回报。他并没做错什么,人们也不真信。

    如果你是一个逻辑性强的人,就会很自然地明白。算命人自身生活过得一般,凭什么指导别人的人生?

    人家来算命,并不一定是真要你指点迷津的。而是寻求心理安慰的,尽管这个词说出来不太好听。但实事就是这样,中国人,对没用的东西,就是这个态度,寻找寄托,振奋人心。

    他应该是对中国人的心理状态摸得最透的人了,因为他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受冲击的心灵。那些犹豫、彷徨和试探,不正是心理冲突中最典型的表现吗?他的客户大多是处于这种状态,才在街上找这个过得一般的老头子的。

    老头子以自身的贫穷和落魄的打扮,出现在顾客面前,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安慰。你想,这样一个号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的老人,他过得比我还惨,这我就放心了。瞬间,还提高了幸福指数,对不对?

    他所见识的人生,包括选择时的尴尬,也应该是最多的。人生没遇到困难时,不会找他算命。选择没遇到尴尬时,不会找他算命。他大多以鼓励为主,其实是为对方振奋精神。人生的变数太大,只要不死,就有重新站起来的可能。只要存在,就有可能胜。

    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人生类型。从拟剧人格看来,人生就是舞台。只要你在台上,就有光彩的机会。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话,也许只是励志或者骗人,但你能说它错了吗?

    对于游戏人生的人来说,游戏这一局完了,还有下一局。只要你仍然是玩家,就有机会获胜,哪怕是小胜,也会足慰平生。从概率上讲,哪怕是小概率事件,只要大量试错,也有走对的可能。

    对于竞争人生或者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来说,竞争,在这千万亿人中,如果一场输了,那么还有下一场。你重新选择对手就是了。我不相信,在这几十亿对手中,你就打不赢一个人。也许,你还可以在疯人院里,打败百千万人。

    人活一口气,只要自己不认输。

    算命的老人,教你不认输,他就对顾客提供了最好的精神产品了。得到些钱财,是应当的。何况,他没发财,也没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