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章 第一零三章(第2/4页)  回到七零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明华默了默“这还得看怎么引导,目前看来是好的,他愿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愿意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接触别人。

    你看,我们建议他融入那小姑娘的朋友圈,他便主动跟江一白做朋友,这是个好现象。友情是一剂良药,尤其是对洋洋这种情况来说。交的朋友多了,他的世界自然而然就会丰富多彩起来。”

    望着忧心忡忡的叶胜美,王明华笑了下“洋洋其实很单纯,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人是群居动物,他一个人孤单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小伙伴,当然想紧紧跟着。等他交到更多的朋友,慢慢打开心房,他对这小姑娘的依赖就会逐步转淡。”

    叶胜美若有所思,半响笑道“要这样,那再好不过。洋洋就拜托你了,辛苦了。”

    王明华笑“我可是拿着薪水的。”

    叶胜美便也笑了。

    这一年的夏天,余市发生了一件大事,轰动全国。

    江平业去年在市内挑了十二个公社试点土地改革,试验包产到组,包干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哪一种方式增产效果最好。

    今年夏天,每个公社交出自己的答卷,收成队不如组,组不如户。

    尤其是实行包干到户的红河公社等三个试点公社,粮食产量比去年增长了37。特别是红河公社,因为养殖户众多,粪料充足,增产42。

    江平业安排报纸对这个成绩大书特书,还专门报到中央,杨公批示推行三年看看。

    一下子,余市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不只市内省内甚至全国都在讨论双包到户的正确性。

    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江平业已经在整个余市推广双包到户。

    市委里不乏人想阻扰,觉得江平业在开历史倒车。然而下头的公社纷纷主动申请实施双包到户,产量说明一切。

    老百姓可不管你开不开倒车,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吃饱喝足还有闲钱耍才是王道。

    江平业早已在余市站稳阵脚,又民心所向,那点子阻扰,根本不能对他造成影响,双包到户热火朝天的在余市农村推行开。

    身在农村的许清嘉更能感受到大家对江平业的支持。

    今年夏天交了公粮之后,各家各户的谷仓里都还剩下一大堆稻谷,这是几十年来都没有过,喜得人人都跟过年似的。

    许清嘉和许家阳离开三家村的时候,孙秀花一定要让许向华带一袋碾好的大米走。这是她和许老头分到的田里种出来的,那几块田给了六叔公家的小儿子种,收获之后,送了一半粮食过来。

    以前都是儿子拿细粮给她,这回轮到她给儿子细粮了,老太太颇为得意。

    许向华哭笑不得,乐呵呵地收下老母亲的心意,反正有他在,还怕老太太短了吃喝的不成。

    得知许清嘉回来了,江一白心花怒放。他在电话里已经跟许清嘉说好了,让她带小龙虾回来,他要过去吃麻辣小龙虾。

    上个暑假的美味至今他还记忆犹新。奈何虽然许叔送了些小龙虾过来,可他妈就是做不好,哪怕许清嘉在电话里一步一步的教,做出来的就是没许清嘉做的好吃,做饭果然是个天赋活。

    打完球,江一白迫不及待往许家去,走出一段不爽地回头看跟着他的晏洋,刚才打球的时候,他嘴快说了一句自己要去许家吃晚饭,这家伙竟然死皮赖脸跟了过来。

    经过这一个暑假的相处,江一白和晏洋也成了朋友。在余市忙着开厂的叶胜美拜托他照顾晏洋,他爸妈也说他要尽地主之谊。

    江一白看他一个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怪可怜的,便带着他玩。一来二去也就熟了,尤其晏洋球打得好,江一白更高看他几分,男生的友情就是这么简单。

    其他地方他跟着没关系,许家绝对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