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122(第2/3页)  穿成知青女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猝不及防,打蒙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整个国家都陷入悲恸和紧绷之中。

    京都作为政治中心,局势越来越严重。

    上行下效,小地方同样受到了影响,江秋月已经收不到江家的来信,彭敬业也中断任务回到了军营。

    钢铁厂的气氛比村子里更为严肃,职工们变得只关注工作,其他很少交谈,熟悉的人见面只是对一对眼神,闲话少说,避免被政治部门的人抓住把柄带走谈话。

    老教授一心窝在办公室里继续翻译工程文稿,很少再出去放风,同时约束江秋月除了办公室和食堂,哪里都不能去。

    万一出事,他保不了她。

    如此紧张的氛围下,江秋月老实工作、紧迫学习,努力减小自身的存在感,顺便注意着外界的风云变换。

    彭敬业同样被老营长拘着,只有星期天才能有机会到养殖处和江秋月相处,这时候正是他们两个交换信息和彼此依靠温存之机。

    在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彭敬业本来想去参加救援队伍,可惜由于京都局势微妙,他的身份敏感,即使过了老营长那关,名字报了上去,最后还是被刷下来。

    审查不过,上头根本不通过他的申请。

    纵有一腔爱国抱负,目前他也只能先苟活一隅,在祖国的一角加紧训练,完善自身,暂且积蓄力量,相信总会有发力的那一天。

    时间慢腾腾地走过夏收,天气越来越干燥,干旱随时降临,多灾多难的这一年自从总理逝世后,很少下雨了。

    柳建国带领青山大队的队员们努力对抗干旱,在其他村被所谓的革命积极分子闹的生产停滞之时,临河村团结一致,抢收抢种,挑水灌溉,往年的劳作一个不能落下。

    所以,年终他们工分比其他村值钱许多,分到的粮食都快比上丰收的年景。

    于是在外面时局动荡反扑的时候,临河村如同一片净土,大家伙不搞内斗不弄歪心思,一心一意跟着大队长种地收粮食,一副热火朝天努力生活的繁忙景象。

    他们不想再饿肚子了,外面的人想闹就闹吧,只要别打扰他们种地刨食就行。

    要搁他们来说,上头乱来乱去,管他们这些屁民啥事,跟着闹腾个什么劲儿,还不如多种几棒子玉米填饱肚子。

    什么虚名虚利,都不如吃饱穿暖实在。

    感谢政委留下的指导手册,柳建国照着上面的法子和思想开过几次动员大会后,成功洗脑了手下的队员们。

    干旱一直持续,村民们担心要是一直这么旱下去,秋收估计要颗粒无收了。

    直到九月,全国人民迎来更大的悲痛,他们伟大的主席逝世了

    若说之前的总理去世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一枚炸响全国的炸弹,那么主席的逝世则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劈在广大人民的心尖上

    临河村大队长家的广播播出那条消息的时候,全村放声大哭,如同失去生身父母般悲痛欲绝。

    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个失去伟大领袖的事实,但是广播中连续的播报和确认,让群众们不得不相信他们的伟人确实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像是印证神人离世必有异象发生的说法,在主席逝世后,柳家湾那片地方的树梢三天不动,天气十分炎热干燥,树梢子如同静止的画面。

    随后,天上猛然下起了大暴雨,瓢泼大雨哗啦啦的下个不停,如同老天爷在和人民一同哭泣。

    这样子更加剧了众人的悲痛之情,有的老人哭着哭着就跟随主席去了,一时间各个村里的乱斗都斗不起来了,忙着悼念主席,还要忙着处理众多长辈故去的丧事。

    江秋月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她亲身经历了主席去世后柳家湾的异常天象,心中不免升起敬畏。

    身处悲伤压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