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小兕子讲故事(第1/2页)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呀,就是徐小郎写的画的。”小兕子答道“全天下就这么一套,小昭宝贝得很,好不容易才从她手里借出来的。”

    李二陛下笑了笑,随手拿过画本儿,看了看封面儿,颌首道“这是讲的汉末三国。”

    小兕子说道“父皇你看画本儿,我讲故事,看我是不是全记住了”

    “小兕子这么聪明,肯定记得一字不差。”李二陛下把腿上的爱女抱下来,身子挪了挪,放在自己和徐惠中间,边听小兕子兴奋地讲故事,边随意地翻着画本儿。

    刚到第二页,李二陛下便凝住了眼神,一首诗余便在背景讲述的前头。

    小兕子清脆稚嫩的童声响了起来,正是背诵着这首词。而后世看过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的,都耳熟能详的片头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小兕子背完临江仙,得意地左看看右瞅瞅,徐惠赶忙笑着赞道“一字不差,公主殿下真厉害。”

    李二陛下呵呵笑着,伸手摸摸女儿的头,问道“小兕子诵得极好,可知这诗余所蕴之意”

    小兕子眨眨眼睛,说道“徐充容给我讲过,上阕咏叹江水不息、青山常在,一代代英雄人物却已逝去;下阕则是讲任世事变幻,高士却只着意于春风秋月,把酒谈笑间固守宁静与淡泊。”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说道“爱妃讲解得透彻,这诗余中的淡泊宁静之意倒也与爱妃性情相近。”

    徐惠笑了笑,说道“淡泊宁静还算说得过去,可词中的旷达洒脱,妾身却是万万不及。”

    李二陛下轻叹一声,说道“寄情山水,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朕也羡慕这通晓古今的渔樵高士。”

    小兕子听得不是很明白,见大人光顾说话却不管她,急着叫道“你们还听不听我讲啦”

    “听,听。”李二陛下赶紧哄道“小兕子快往下讲,吾都等得心急啦”

    小兕子抿了抿嘴角,朗朗讲述起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朝自高祖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李二陛下耳旁听着爱女的脆嫩童声,手里翻看着画本儿,看着上面的怪样儿人物,微笑着沉浸在这前所未闻的故事之中。

    好半晌,小兕子才收声,用小手拍着画本儿,笑道“好啦,第一本讲完了,该第二本了。”

    “公主殿下喝口水,歇会儿再讲。”徐惠招手让宫人取来饮料,待小兕子喝完,又用绢帕给她擦掉嘴角的水渍。

    “兕子讲得真好。”李二陛下宠溺地抚摸着爱女的小脑袋,说道“这是齐霖给小昭画的看着这小人的模样儿,也是有趣。”

    “小昭可真幸福。”小兕子捧着第二本书,很是羡慕,也有些落寞地说道“有哥哥宠着哄着,酒楼、瓦舍、东西市也想去就去。我只能呆在宫里,哪也去不了。”

    说着,为了表示自己的郁闷情绪,小兕子嘟起小嘴,还用力踢腾了几下小脚丫。

    “这个”李二陛下捋须苦笑,很是无奈。

    徐惠赶忙哄道“公主殿下身份尊贵,岂能与他人相比在市井之中,粗鄙之徒甚多,恐会受了惊吓。若是想吃酒楼的菜肴,让宫中厨子照样儿做来就是。那个瓦舍,是个什么所在”

    李二陛下也是不懂,对着徐惠询问的目光轻轻摇头。

    小兕子哼唧着说道“瓦舍就是个大大的房子,里面用栏杆围起多块小地方,叫勾栏。每个勾栏里都有表演,戏法儿、杂耍、傀儡戏、搏君人”

    “倒是挺有趣的。”徐惠笑道“殿下要看也容易,把那些伎人召进宫里,就给你一个人表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