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零九章(第2/3页)  盛唐不遗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通道的存在,极大的缓解了这个繁华地带的交通拥堵状况,解决了交通拥堵的大难题,也极大的增加了这里的繁华,让原本就生意兴隆的平康坊,变得更加的红火,各家的生意都红火了不少,不论是酒楼,饭馆,还是青楼,妓馆,生意都比之前更好了,开店的人都赚到了更多的钱,而更多的贵人也享受到了更方便的生活,总之,大家都得力,所有人都高兴,尤其是来平康坊寻开心的人,再也不用因为在好不到停车的地方而苦恼了,更不用为被堵在路上而焦躁了,所有人对于这个地下停车场都非常的认可,觉得朝廷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儿,是真正的为民办实事工程。

    而朝廷之所以放心大胆的继续建设更多的地下通道,就是因为看到了平康坊这里的地下停车场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从而坚定了建设更多地下停车泊位的信心,同时,若是把这些停车场联通起来,那就不是停车场这一个单一功能了,而是功能齐全的地下通道,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更大了,这个工程已经交给李豫去完成了,先从挑选最拥堵和最主要的路段进行施工,然后一步步的慢慢来,最终让京城的所有地面道路的下面,全部拥有一个地下通道,这样,京城的交通承载能力就翻倍了,出现拥堵状况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另外,李安也在说服朝廷,让朝廷在城墙上多开几道城门,毕竟,城门的数量太少了,而所有的车辆和人员都要从城门通过,如此,城门处的拥堵一直以来都是比较严重的,毕竟,城门的数量和尺寸,远远不如城内城外的道路,城门成了京城交通的瓶颈了,如要改善京城打劫交通状况,城门的扩容是势在必行的。

    后世的城市,基本上都将城门和城墙拆除掉,很少还有城市拥有城墙和城门的,所剩无几的城墙和城门,都是为了保留一些文化的传承,而如此做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解决交通的瓶颈,让交通状况能够更加的顺畅,毕竟,到了后世的社会,城墙在防御方面的作用已经彻底失去了,留着城墙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除了文化的传承,实在找不到城墙有什么实际的用途。

    李安也曾想过将京城的城墙给拆掉,可最终却是连提都没敢提,主要就是因为这个要求是不可能通过的,在此时的大唐,城墙的作用仍旧很大,城墙的防御能力仍然是非常强大的,失去了城墙的保护,城池会变得更加的容易攻取,所以,拆掉城墙的行为,比如会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尽管大唐现在几乎也没啥敌人了,没有什么敌人能打到京城来,可防人之心不可无,朝廷还是担心拆掉城墙会降低京城的防御能力,所以,不会同意的,就算增加一些新的城门,好多人都是反对的,因为城门越多,需要防御的薄弱部位就越多,对于防御来说,自然没有任何的好处。

    不但现有的京城城墙不能拆毁,甚至,很多人还考虑修建一个更大的城墙,将城外的区域也囊括在城池之内,毕竟,现在京城外面的居民比城内还要多很多,万一敌人攻来,城外的居民就会涌入城内,可城内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若是城外的老百姓都涌入城内,京城内部就彻底乱套了,不用敌人攻打,城池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混乱,基于这个缘故,有不少大臣提出修建更大的城墙,而原先的城墙自然就是内城了,新修的城墙就叫外城。

    不过,由于现有的内城已经非常规模宏大了,而即将要修建的外城更加的庞大,修建一座如此庞大的城墙,到底能有多少防御力,真的是挺难说的,光是城墙上防守的士兵,就要比内城多很多倍,而且,城墙越长就越是不容易防守,打造一个新的庞大城墙,显然在防御方面会是一个大问题,如此,提出之后也同样没有获得支持,况且,建造城墙是需要资金的,越大的城墙需要的资金就越高,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尽管朝廷现在很有钱,但在花钱的时候也是很慎重的,投入与回报一定要适宜才行,若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