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今晚写不出来了,明天补(第2/6页)  魔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到年纪了,不折腾了,该没就没了呗。

    也就当了标户,能有这份保障了,所以并不知道多少后生娃子都在等着机会,等王爷一声令下征兵去打仗哩。”

    侍者点点头,明白了自家干爹不是遇到什么乡野高人了,而是干爹自己运气好,病痛下去了。

    见侍者不说话了,

    老卒开口道:“要打仗哩。”

    “啊?”侍者刚出了神。

    老卒“呵呵”一笑,脸上既带着不屑又带着骄傲,道:“西边的家伙们不经事,打了败仗,这不,接下来就指望着咱家王爷嘞。

    我是年岁大了,上不得战场了,但村儿里那些屯户的后生娃可都在盼着呢。

    这些日子,像你们这般的信使,落脚咱这儿的也不是第一批了,瞧出来了,那边的人,慌喽,哈哈。”

    老卒显然不知道这支信使队伍的身份,只当是其他太守派往这里送信的人。

    那位什长在得知宣旨太监身份后,也被要求不准向四周人告知,只允许向后方传递消息。

    所以,在老卒看来,这些人富贵是富贵,身份不一般是不一般,但毕竟和他扯不上什么干系,晋东之地,王爷脚下,对外来户,可没低三下四去巴结的必要,更没这份觉悟。

    侍者回到了屋内,如实禀报了。

    黄公公听到这话,笑了,道:“到底是陛下保佑了我这奴才。”

    周围人纷纷应是。

    其实,这是三爷不在这儿,要是三爷在这儿,说不得就掏出了自己的剪子,来,急性阑尾炎是吧,三爷给你割了,小手术啦,就跟割苞皮一样;

    啥,你不知道那是啥皮?那三爷我就顺手帮你把那碍事儿的皮也割了算了,咦,你皮嘞?

    “离京时,京内氛围很是压抑,初入晋地时,晋西之地,可谓风声鹤唳,甚至连乾楚联军是不是要打入南门关的谣言都传起来了。

    到了晋中,颖都那边倒是还好些,许太守确实是个能人,一切都有条不紊,辅兵粮草民夫都已经在准备着了。

    你说说看,都姓许,咱那位许青杉许钦差怎么就这么的废物呢?”

    黄公公是宫里大家,消息自然是灵通,哪怕是在和自己的几个侍者聊这些时,也决不会轻易踩人。

    但黄公公清楚,那位钦差大人在之前就已经吃了陛下的挂落,差事办得稀烂,本来携大势收归地方部分军权本该不难,温水煮青蛙都不会么,非得闹出这般大的阵仗和是非;

    能做到钦差外放的,自然不可能是蠢货,之所以会做成这样,无他心急想表现耳。

    原本,等待许青衫的应该是被调回京冷藏,仕途上打上一个“办事不利”的标签后,以后就很难就什么作为了;

    但这事儿一闹,他的下场,呵呵……

    黄公公又有些欣慰道:

    “好在进了晋东后,王府这边的军民心气儿依旧高涨,咱家的心,也跟着安定了下来。

    这其实没啥,先帝爷在时,咱大燕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打了败仗不要紧,再打赢回来就是了,到时候面子里子,还是攥在咱大燕手里。

    先帝爷有靖南王镇北王,咱陛下不也有平西王爷么。

    如今这局面,在咱家看来,无非是乾楚两国不服于大势,想要垂死挣扎罢了,咱们呐,就请平西王爷出来,好好教教他们做人。”

    黄公公知道,京内不是没有其他声音,比如让大皇子亦或者青霜乃至是李良申等这些大将挂帅去安定南门关局面,因为当年的平西侯已经是平西王了,再请平西王出山,那平西王真的就直接对等当年靖南王的地位了。

    只是,这里头的牵扯实在是太大,因为甭管是再如何反对平西王自诩亦或者真正忠心耿耿担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