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四章 天上掉下个粘豆包(第2/3页)  大田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是力气活,都是家里的壮劳力干。

    都是用大号的黑陶盆,盆口的直径大概有七八十公分,反正装一面袋子的米面挺轻松。

    然后就是加水和面,水千万不能多加,和稀了的话就没发包了,所以主要是硬揣。一般像田小胖萨日根这种有劲的,干这活最合适。

    攥着俩大拳头,使劲捣吧,来来回回地把米面揣瓷实。然后把大陶盆挪到炕头,盖上被子,开始发面。

    一般要发上二十多个小时,怎么也得过一宿。趁着发面的工夫,还要烀豆馅,怼豆馅,最后把豆馅攥成一个个的圆球,都是费时费力的活计。

    反正是农闲时节,有的是工夫,东西两院也都彼此帮忙,那些婶子大娘攥豆馅的时候,都是俩手活,每只手各攥一个,一起攥出来两个圆溜溜的豆馅。

    游客们也大多想要上手体验一番,把怼碎的豆馅放在掌心,转圈抟着,结果往往是没抟成圆球,反倒是碎成一摊,这个也是技术活。

    而像童麟阁这种吃货,则是假装干活,趁人不备,就把豆馅塞进嘴里,沙沙甜甜的,味道还不错。

    田小胖家也准备蒸一锅豆包,面子昨天就发好了,正好晚饭的时候蒸出来吃。看到小胖墩一副没出息的样子,也不觉莞尔,他小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那时候物质匮乏,豆馅里谁舍得加白糖啊。不过那时候有一样神奇的调味品——糖精,只要加入一小点儿,就齁甜齁甜的,只不过这种工业产品吃多了不好,所以现在看不到了。

    剩下的就是包豆包了,这个也需要很多人手,通常都是东西两院互相帮忙,大伙坐在热乎乎的炕上,一边包一边唠嗑,倒也不寂寞。

    游客们大多也喜欢上手包几个,不过个头有大有小,卖相看起来差很多。

    包好的豆包一个挨一个的,码到锅里的帘子上。注意,一定要紧挨着,挤得严严实实,空隙太大的话就摊成饼了。

    俗话常说“挤得跟装豆包似的”,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盖上锅盖,还要把锅盖的缝隙堵严实,通常会在上面苫上两个大麻袋,然后灶坑里面就架起大火开始猛烧。

    因为豆包比较黏,而且比较瓷实,不大容易蒸熟,所以蒸的时间必须长一点。

    结果,童麟阁这个小吃货就有点耐不住性子:“啥时候能蒸好啊,我肚子都饿瘪啦——”

    “丢丢丢,这一下午,你的嘴根本就没闲着好不好。”小囡囡弯着手指头,作势刮刮小胖墩的鼻子。

    反正小胖墩脸皮厚,也不在乎。

    好不容易盼到掀开锅盖,热气散尽之后,好家伙,一锅黄澄澄的小豆包,一个挨一个的,煞是好看。

    这时候不能用筷子夹,而是用专门的木质或者竹制的小铲子,蘸着凉水,把豆包一双一对地铲出来,码到盖帘上面。

    “新出锅的豆包里面贼烫,晾晾再吃。”田小胖一边往出铲豆包,一边告诫童麟阁,吃货走嘴急。

    童麟阁不晓得厉害,还伸手去帘子上捏豆包,结果手指头被狠狠烫了一下,连忙缩回来。

    可是豆包比较粘,粘在手指上,被他给拎到半空。

    “烫啊——”小胖子一边叫唤一边甩手,总算把豆包给甩到地上。

    这下可坏了,屋地里,大傻它们这几只半大子狗正溜呢,琢磨着掉点好吃的啥的,一个两个的都极坏了。

    结果正愁没有招儿,哎呦呦,天上掉下来个粘豆包,大傻来个凌空飞跃,嘴巴子一甩,直接把豆包咬进嘴里。剩下那几个,都垂头耷拉尾的,只有羡慕的份儿。

    田小胖忙着从锅里起豆包,没注意这茬啊,就听大傻嘴里嗷嗷嗷的,不是好动静地嚎叫。

    一问之下才知道,刚才吞了个豆包。这可了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